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0章 两个公司的合作,约翰的专刊(2/2)

罗基说完,普莱斯最后也只能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意见。

……

另一边,在约翰惴惴不安中,车辆快速地将约翰送回了他的家中。

回到家中的约翰整个人如同虚脱了一般,瘫坐了下去。

在回到家里,看到妻儿之后,约翰才缓过神来。

从刚刚的这件事情里,他可以明显感觉到黑犬克公司和光军王耑公司已经在有意开展合作了。

好在两家公司对他虽然有点敌意,但还没到想要杀人灭口的地步。

将他送回来,而且还送回家里来,很明显是想要警告他的。

‘我知道你家的位置,不要胡言乱语,不然没好下场’

这是他很能明显感觉到两人想要传达的意思。

不过嘛,摸了摸怀中的三千美元,刚刚的恐惧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欣慰。

不枉自己担惊受怕,有这笔钱,自己也足够安稳度日了。

而且,他还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行李,那里面的东西也是重头戏。

知道事情宜早不宜迟,看了下时间,约翰叫来一辆车,随后往报社赶去。

他要尽快抵达报社,然后和自己的编辑将自己手中的这部分资料刊登出去。

这绝对会是一份爆炸性的新闻。

在鲁地抗日根据地,他也算是见证了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的殊死搏斗。

甚至他还拍了照片。

虽然这对于漂亮国政府来说没什么太大的价值,但是对于民众来说,这可是头一份的现场资料。

回到牛约克日报报社之后,他的主编辑迪恩在看到约翰之后,满脸的不敢相信。

他对约翰说道:“约翰,是你吗?”

迪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三天之前,他还在延安,但是现在居然回来了,这个速度让他感到震惊。

“是我,迪恩先生,我回来了。是延安方面动用了他们的关系,让我乘坐一艘飞机转道从红色毛熊回来的。”

听到约翰的解释,迪恩毫不怀疑。

不过两人没有时间继续叙旧,很快,迪恩就叫来了其他的同事,他们开始将约翰整理的海量资料再度分开和整合。

珍珠港事件已经从上到下改变了整个漂亮国。

现在,对于日本人的报道,是民众最关心的。

而在遥远的东方,那个一直在和日本人战斗的国家,他们士兵的一线战报,显然是完美符合的。

约翰和他的同事们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来,他们在编辑部里奋笔疾书,将约翰带来的这些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文。

在这些内容里,约翰和迪恩两人还一起将内容拼在一起,形成了一份特刊。

延安很大,但最让约翰感兴趣的还是几个学校,在这里,约翰看到了他从未想过的景象。

约翰采访和参观的学校有好几个,包括延安抗大、延安空军学校、延安医学院等。

这些学校里他看到了不少令他感到好奇的事情,比如尽管这些学校都很简陋,但是他们的教材看起来都很新,而且里面的一些知识在他看来都很激进。

甚至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了。

如果说学校是让他感到最感兴趣的事物的话,那他印象更深刻的则是延安的人。

他在这里,看到了一群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们。

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他们为了抗日战争,而付出着不懈的努力。

他们具备的勇气和毅力,也是约翰从未在任何人身上看到过的。

在鲁地抗日根据地和延安的这段时间里,这些风气都逐渐影响了他。

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过这里,他很难想象在这个穷困的地方,居然有这么一个政府正在谋求着自己的发展。

作为一名漂亮国的新闻工作者,他在山城待过一段时间,但是他看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两个世界的人看到他这个漂亮国人,也是带着不同的态度。

在山城,民众看着他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都是一脸的畏惧,甚至会躲避他。

而在鲁地抗日根据地或者延安的八路军根据地内,民众看到他虽然也有畏惧,但更多的是好奇。

这里面,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延安的高层,也不是那些困苦的农民。

而是一名刘姓的军人,甚至约翰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这名刘姓军人说话口音很重,他听不明白那是什么字。

只不过这名刘姓军人给了他极大的印象。

当时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

当时的约翰看到这些人出发的时候,刚好拦下了这位也要出发的刘姓军人。

约翰那时候身边跟着一名保卫科的干事,所以那人在被拦下之后,接受了约翰的采访。

场景依旧印在约翰的脑海中,历历在目。

如果不看当天采访记录,别的事情约翰或许想不起来了,但这位刘姓军人的一句话深深的印在了约翰的脑海中。

约翰当时问道:“刘先生,战争结束后,你有想过去做什么吗?”

刘姓军人咧开嘴露出牙齿,用最镇静的态度说道。

“我坚信我们会赢的,但到那时,我可能已经死了,我们这次前往敌后的大部分人都是会在这次战争中死去的。”

这个回答完全出乎了约翰的预料,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句话都不断地在约翰的脑海中反复出现。

他将这个内容,也写在了这份特刊中。

三天后,也即珍珠港事件的一周之后,约翰的特刊正式刊发,标题为《东方的战争: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

这是漂亮国报社首次全面报道中国抗日战争的一期专刊,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一些这些报社有过这部分资料,但是对于漂亮国人来说了,都太遥远了,所以并没有什么反响,每次刊登都只是报纸的一角罢了。

这期的专刊,涵盖了他在山城、鲁地和延安的采访以及拍摄的照片。

同时,这版专刊里还详细刊登了一篇在战略上详细论证了日本必败的文章。

尽管日本必败的言论这时候已经在漂亮国国内盛行,但约翰的这期专刊还真的是不一样。

它是第一份有采访、有图片,而且有理有据,结合了中国、漂亮国和日本国内现状,并且经过分析之后,才给出日本必败这个结论的文章。

相比于其他无凭无据,只是来蹭热度的文章,约翰的这期专刊漂亮国人民接受度更高。

因此,这期专刊发布之后不久,立即就引起了漂亮国人民的深度反响。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