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6章 入缅作战的障碍(1/2)

在得到英国首相最后同意之后,美国总统正式开始了他的安排。

联系常凯申和延安方面这两件事他都让史迪威去做。

史迪威在接到通知之后,大喜过望。

作为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对现在的缅甸战局可谓是心急如焚。

可他在这里干着急还真就没什么用。

日军新一轮对缅甸的攻击在即,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而英军因为政策问题,一直有些消极避战,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有些力不从心,多次因为英军的消极避战而导致侧翼遭到日军突破和打击。

英军由于受到国内的命令,所以他们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保全实力,然后撤回印度。

而中国方面,由于中缅公路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陆上交通生命线,是外国援助进入中国的唯一一条陆上通道。

所以果府方面对于保卫缅甸、保卫中缅公路的态度是较为坚决的。

所以从这个情况当中,就能看的出来双方本身立场就不一致。

更何况还有中国原本就是缅甸的宗主国这点。

英国方面担心缅甸被中国远征军支援之后,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扶持当地势力,进而让当地势力最终脱离自己的掌控。

所以史迪威现在也是看明白了,中英两国虽然名义上是军事同盟,但现在心思都不一样,哪里能协力作战。

史迪威看出了问题所在,但是他也是无可奈何。

他名义上是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但实际上只是个光杆司令。

中国军队不听他的,英国军队也不听他的,至于美国军队嘛,不好意思,美国在缅甸此时压根没军队。

可是现在,史迪威在接到了美国总统的这个电报之后,他忽然又看到了希望。

史迪威本人是比其他人更了解中国的情况的。

上个月,杜立特从延安返回山城,在回国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和杜立特聊过。

杜立特对于延安的印象甚至可以说是过于暧昧了。

对于延安,杜立特极尽赞美,特别是到了山城之后。

用杜立特的话说,那就是延安那边的民众,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而在山城这边,他只能看到麻木。

史迪威不知道为什么杜立特会把这么说,但他选择相信杜立特。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不止一次听到这种话了,而且八路军的战绩足够说服人的了。

先是在潞城这边歼灭第36师团,而最近又在这短短的十天时间里面,先后歼灭了第21师团、第12师团、第29师团、第10师团外加几个独立步兵大大队。

这对于目前的中国战局来说,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一场大胜利了。

且八路军已经公告说解放了整个鲁地抗日根据地。

这个胜利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中国。

这对于史迪威来说,确实也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或许下一步,八路军就会开始收复整个华北地区。

尽管他不知道八路军是怎么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做到这点的,但八路军善于创造奇迹。

他也愿意相信八路军接下来还能够继续创造奇迹。

当然,说了好的,那也有坏的。

八路军这边什么都好,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八路军并不在当前盟军的总体指挥框架之下。

或者更严格更准确地说法应该是这么说的。

八路军不在盟军的总体指挥框架之下,盟军如果想要八路军配合作战,那就需要通过山城的国民政府才能调动八路军。

可是以常凯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发动江南事变之后,就事实上已经和八路军之间彼此没有了信任的基础了。

双方虽然明面上还是友军,但实际上私下里就差直接开战了。

这个关系人尽皆知,所以史迪威知道自己也没有办法让国民政府下令,直接调八路军入缅作战。

他肯定是要自己亲自去一趟延安的。

当然,顺便的,他也想亲自去延安看看,到底什么样的一个地方,会让杜立特如此赞赏。

在此之前,史迪威需要做的就是同常凯申进行交涉。

接到电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了,但史迪威还是立即前往常凯申的官邸。

随后,史迪威亲自将美国总统的电报交给了常凯申。

这份电报里,美国总统言论直指核心。

“尊敬的委员长阁下,目前缅甸局势危急,中缅公路岌岌可危。

远征军及盟军在缅甸作战的战果,将是中缅公路是否能够畅通的关键因素。

保住缅甸,就是保住中国通往国际援助的生命线。

今闻八路军在鲁地歼灭日军四个师团,收复鲁地全境,此消息甚为振奋民心。

作为盟友,我深为收复一个一个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而感到振奋。

我方认为,加强应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的力量,特别是应将八路军纳入战斗序列。

加强后的中国远征军能够有效遏制日军从仰光北上,保障中缅公路的畅通,保持缅甸局势的稳定。

请慎重考虑该意见。”

电报里,美国总统也特别强调了八路军的战斗力,提到他们在鲁地的胜利如何振奋世界各同盟国的。

然而,常凯申读完电报后,脸色沉了下来。

他对八路军一直心存戒备,尤其不愿意看到八路军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但美国总统在电报中附带了一条关键信息。

如果缅甸失守,美国的援助运输将改为空运,这将大大增加成本,进而可能削减对中国的物资支持。

常凯申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最终,他也只能做出了妥协,表示同意让八路军入缅作战。

但常凯申表示需要八路军完全接受远征军的指挥,并向他汇报行动。

这个条件当然不现实,但史迪威立即答应了下来。

反正从法理上来说,中国远征军还是要接受他的指挥呢,先让八路军加入中国远征军,别的后面可以慢慢谈。

随后,史迪威进一步提出,自己需要亲自去一趟延安,亲自和延安方面沟通。

常凯申虽然不乐意,但考虑到确实他手上也没有比史迪威更合适的人选,只能答应了下来。

……

“系统发布主线任务:前往中南半岛

任务要求:系统绑定部队需随同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