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暂代】联队长一职,但实际上,就等于步兵第239联队是池田孝太管辖了,池田孝太就是实际上的联队长。
这已经很惊世骇俗了。
要知道,池田孝太在三个月之前还仅仅是大尉中队长,现在摇身一变,变成了正常是大佐才能担任的联队长一职。
直接一只脚踏进了日军高级将领的行列。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虽然是使得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而日军也完成了现代化军事的转变。
但是,日军完成现代化转变的,仅有武器装备而已。
日军本质上还是一支封建军队。
这具体表现在军衔和职务上,就是除了战功和表现之外,更是看重军官的资历。
而且日本也学习了西方的等级划分等级,日本将陆军等级分为将校、士官、士兵三类,其中将校的上限是大将,而士官的上限是准尉。
同时,由于日本的将校和士官、士兵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想要从士官进阶到将校是不可能的,想要晋升就必须到军校学习。
越是高级的将领,晋升的难度就越是大。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日军内部还明文规定了往下一级晋升要有一定的资历才可以。
其中少尉需要1年,中尉需要2年,大尉4年,少佐中佐大佐各2年,少将3年,中将4年。
池田孝太在大尉这个位置上已经是待了4年时间了,这个没什么问题。
但按照池田孝太刚刚才升任少佐的时间线来看,他想要成为大佐联队长,还需要四年的时间。
即便是因为战争时期,这条规矩已经没有那么绝对的情况下,最少也需要两三年时间。
这也足见池田孝太这个少佐暂代联队长有多么稀罕了。
不过,这其实也不仅仅是冈村宁次自己发力才做到的,而是第41师团师团长清水规矩和冈村宁次一起发力才做到的。
因为池田孝太这歼灭八路军一个旅级指挥部的【功劳】,还变相保住了清水规矩的职务。
由于清水规矩此前接受岩松义雄的命令,从运城撤军。
而这也使得清水规矩最终被大本营惦记上了。
毕竟丢失了这么大片的占领区,这件事情虽然主要的责任岩松义雄背下了,但清水规矩作为实际执行人,当然也属于要被拉去坐冷板凳的人员名单之列。
根据清水规矩自己打探得到的消息来看,大本营已经在准备调他回国编入预备役了。
这等于是坐冷板凳的操作清水规矩当然是抗拒的。
但清水规矩却又一点办法都没有。
论功劳,他没有;论后台,他也没有。
而这次的池田孝太的战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虽然这次作战,首要的执行人是池田孝太,但不论如何,他作为第41师团师团长,这份功劳顺理成章也是有他清水规矩一部分的。
就这样,清水规矩凭借着这次功劳,仍旧继续在第41师团任职师团长。
可以说池田孝太久是清水规矩的救星。
清水规矩也十分顺势地推荐池田孝太【暂代】第239联队联队长一职。
而冈村宁次也就刚好把这个任命通过了。
对于清水规矩来说,池田孝太在第36师团被歼灭的这个战役中,是唯一一支成建制跑出来的部队,尽管这支部队只有一个中队的规模。
而在这次战役中,以清水规矩的了解,池田孝太是在得到一个不太准确的情报之后,就为了帮助第239联队主力解围,果断就主动朝着八路军指挥部发起攻击。
这才完成了这次的任务。
所以,这么一个有勇有谋的属下,好用就该提拔然后继续用不是。
而第239联队在池田孝太的率领下,负责防御晋中地区。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成功扩展了30%的防区,将大量的据点从八路军手上夺回。
这也使得清水规矩对池田孝太更加放心。
当然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基于第41师团师团长清水规矩和冈村宁次他们两个人的视野得出来的结论。
而实际的情况是,在池田孝太成为第239联队的联队长后,八路军这边就立即配合池田孝太开始对239联队进行专门的清理工作。
清理的对象自然就是那些顽固的死硬分子。
第239联队的三个步兵大队在这次的战斗当中损失并不小。
尤其是第2和第3这两个步兵大队,他们此前和原来的第239联队联队长被八路军包围,就连联队长都战死了,现在部队的损失已经较为严重。
在这次作战之后,第239联队进入了休整状态。
冈村宁次特意挂念第239联队,还给第239联队特意调来了补充部队。
不过这些补充兵的人员素质并不算太好。华北方面军此时能够调来的补充兵都是从日本国内来的新兵。
他们绝大部分都是那些没有经过长时间训练的士兵,战斗力差、战斗意志也薄弱。
但是吧,冈村宁次手上也只有这种水平的补充兵了,而且还供不应求。
你别嫌弃,想要都未必有。
而将他们补充进第239联队之后,第239联队的战斗力虽然得到恢复,但是恢复程度非常有限。
不过这对于池田孝太来说,反而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这些新兵不像原本的那些老兵,那些老兵接受了完整的军事训练,深受日本帝国主义军事的洗脑教育。
新兵因为训练时间短,所以他们心底里,对于所谓的报效天皇、报效国家的概念并没有老兵那么深厚。
他们里甚至还是原本在校学习的学生,因为日本政府陆续缩短学生学制的时间,所以还未毕业就来到中国服役。
他们被送到异国他乡的中国进行战争,心里是充满了忐忑和不安的。
而且这个时期由于日本国内经济几乎崩溃,也使得这些新兵大部分的家庭情况此时可以说是十分的不乐观的。
而在这个情况下,池田孝太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首先,池田孝太以调整各部队战斗力为由,把第1大队里面原本属于他从第36师团带来的那个中队里的一个小队调入了第2大队,第2大队的一个小队的调入第1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