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北有种负罪感,他忽略了眼前这些可爱之人的知识储备,他们大多是刚刚拿起武器的工人、农民、即使其中有几位学生,但也仅仅是上过两年私塾。
这是冯志刚在三团内精挑细选的战士,忠诚度无需多言,虽说队伍内有夜校教授战士们读书写字,可水平只是停留在能够熟稔掌握一部分常用字。
拍拍手,陆北说:“同志们,学习是一场战斗,既然是战斗,那就需要武器,当务之急是造出我们的武器。”
“什么武器?”
“黑板、粉笔。”
这么一说,众人便明悟过来,当即从军营里翻找出斧头跑去附近山林子里砍树,他们动作极快,带着对于知识急不可耐的求知欲。
黑板是用木头做的,粉笔烧制木炭而来,笔记本是用桦树皮来代替,学习环境的艰苦也不无法影响到他们的热爱。
同时,陆北要求他们先制作标杆,利用标杆进行瞄准这项技术十分适合现有情况,能保护迫击炮阵地不暴露于视野中,更多是为了保护好炮兵小组。
陆北打算结合书面教学,再加上实物练习的方式进行,不过自然不会发射炮弹,因为冯志刚压根儿就没给炮弹。
先教众人认识迫击炮、掷弹筒的部件和射击方式,辽造八十二毫米迫击炮,一种射击精度较为稳定的迫击炮,由英国设计师设计制造,大批量列装于东北军连级单位,几乎每个连队都配属一门八十毫米迫击炮作为营连级支援火力。
先熟悉迫击炮的构造部件,了解如何发射,陆北用木炭在木板上画出炮弹抛物线,向众人进行讲解。
先不论众人的文化水平,光勤恳认真程度就让陆北很是高兴,谁不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
“比如说之前鹤岗煤矿战斗,当时我使用拇指测距法进行,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通过估算被拇指遮挡的靶标个数,计算目标距离。
这是一种在炮镜损毁遗失情况下进行的传统测距方式,先进行方向勘定,再测量方向和火炮角度,以相等角度对准,以此测定方位。”
张威山举手问道:“教官,是不是就跟打枪一样?”
“对滴!”
陆北笑着说:“但是火炮射击与步枪射击方式很不一样,步枪射击对准敌人,在标准情况下只会偏移几米,但火炮不一样,一旦偏离方向角度,会偏移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咱们俗话也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而在现代军事学上,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王,不仅仅说火炮的重要性,也说明火炮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陆北叫来两名战士来架设迫击炮,向他们解释炮标尺上的标表,一群人围在一起,拿着木炭在桦树皮上做笔记。
就这样,陆北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进行教学,白天开大课,晚上开小课,针对学习能力弱、文化水平不足的战士进行辅导。
很枯燥的教学,陆北不会趣味性教学,越是让战士们枯燥,他们才会格外了解重要性,才会十倍、百倍专注性学习。
如果只是学不会或许很多人都会放弃,但陆北看见战士宋三狗因为不太理解仰角计算和标尺推算,在被吕三思这位连队书记批评后,一个人会躲在林子里偷偷的哭,陆北明白自己的同袍是多么渴望知识。
团里开大会,冯志刚甚至拿这件事作为典型,说知识也是战斗力,如果不懂知识、没文化就无法使用火炮,争取一枚炮弹炸掉一个敌人的火力点,仅凭步枪是无法打败侵略者的。
这还只是缴获敌人的迫击炮,如果日后缴获坦克、飞机,难道不学习使用,继续用步枪跟敌人战斗吗?
······
一个月后。
炮兵连的战士们基本掌握如何使用迫击炮和掷弹筒,但对于如何计算抛物线距离,精准把控方位目标还是有些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