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林中。
一支骑兵冲向日军简陋的防御阵地,将他们前锋和中军拦腰斩断,十几骑并不算多,但一人双马,带来的冲击感让人颤栗。
日军进攻受挫,内部生出间隙,日军战斗力即使再强,也不可能顶着守军阵地上的火力,与刘宝山他们厮杀,并且还有余力应对骑兵队冲锋。
当骑兵冲进他们军阵中,作为前锋的两支步兵分队还在苦苦支撑,另外一支步兵分队跟刘宝山他们互掐,中军只有渡边仁永率领的十几名通讯兵、卫生兵、警卫兵还有伤员。
无兵可用,日军无兵可用。
这是陆北料想的最好结果,但是进攻的两支步兵分队在军曹长的指挥下,硬是分出十名士兵回援。骑兵队凿穿日军后队阵型,能坐在马背上的骑兵不过寥寥数人。
渡边仁永命很硬,三名骑兵队战士瞧见他,拼死冲向他。受伤的日军和卫生兵抱着手雷扑向撞来的战马,硬生生用命阻断骑兵的冲击,日军悍勇无畏的勇气着实让人胆颤。
冲锋一轮的骑兵队马速极快,没办法在极短距离内调转马头,只能朝着战场另一侧拐过去。陆北嘴含铜哨吹起撤退哨声,听见哨声的几名骑兵放弃再度冲入敌阵的想法,奔入村子里。
日军意志力之顽强,还是有些陆北的预料,他以为日军会收缩阵型撤离,但日军在指挥官的调度下很快重整旗鼓,隐隐约约有再发起进攻的势头。
内部生乱,刘宝山恨透了抗联,还好他已经率部摸到前沿上,若是在后方估计能被日军屠戮一光。他只能带着一帮子簇拥往边上跑,寄希望能借由抗联的火力提供掩护。
陆北已经命令重机枪调整射界,这是他能给刘宝山为数不多的火力掩护。
‘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
身后公路上出现一队骑兵,从山弯处疾驰。
是参谋长冯志刚率领的二连,一整支骑兵连,虽然其中大多数驽马和当地老百姓养的驮马,专门用来务农拉车,但至少能跑。
这不是十几骑,而是货真价实的数十骑,一整支骑兵连。
马蹄声如雷震,铁流一般沿着村外左右农田冲来。
这场仗胜了,日军无法应对如此成建制的骑兵冲锋,陆北甚至看见有些骑兵战士手里扛着长矛、大刀,如山洪冲向日军岌岌可危的军阵。
只需一轮冲击,日军溃败。
渡边仁永痴呆的看向冲击而来的骑兵队,他一开始以为是己方骑兵,在汤原县内驻扎有一支伪军骑兵团。此刻他无力回天,只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那不是受伤,而是他低估自己的对手。
从一开始就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在山中不断被袭扰,在筋疲力竭之后接到情报回援。
而抗联则分散力量避其锋芒,迂回至后方进行袭扰,充分调动敌军兵力。最终达到游击战基本原则作战,合理分配作战兵力,选择合适的地点,快速部署兵力,选择合适战斗时机,在局部形成优势力量一口气歼灭一小部分敌人。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一支长矛扎进他的喉咙,巨大的势能将他拖拽数米,长矛几乎将他颈脖扎断一半。
剩下的日军背靠背围在一起,举起上了刺刀的步枪目露惊恐,即使在即将覆灭之时,他们依旧保持着死战不退的信念,主动进行防御。
抗联的骑兵饶有兴致用战马进行冲击,用马匹将他们撞倒,后面的骑兵跟上踩踏。
残存的日军知晓自己跑不过骑兵,他们取出手雷拼死想要带走抗联骑兵,即使只有一人也好,手雷爆炸,不过对于整体局势微乎其微。
苦苦抵抗的刘宝山等人瞧见抗联骑兵支援,还未等骑兵冲到自己前方百米,干净利落的把手中武器全丢了,规规矩矩举手跪在地上投降。
最后的战斗是陆北发起冲锋,率领步兵将几名受伤未死还负隅顽抗的日军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