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还未化冻的嘟噜河穿过,沿河直下。
走了没两个小时,前方河边有一处渡口,那是一片开阔地,码放着堆积如山的圆木。山风一吹,空气中弥漫着碎木香,耳边传来伐木工的号子声。
那些堆积如山的圆木等待嘟噜河化冻,而后顺河放大排,汇入松花江,再由松花江运送至各地。
陆北看了眼地图,已经到了大岛株式会旗下的林场,这片林子被一名叫大岛的日本商人收购。
码头空地上,十几名伐木工在拖拽圆木,喊起的号子声震天响。
换上一身老百姓穿的衣服,陆北和孙树一起走去码头,准备和地委方面负责人接头,但愿参谋长给的情报是正确的,这处码头是地委的一处秘密联络点。
“钱老哥在吗?”
两人来到码头,开口问向正在工作的伐木工,那些人不免停下手里的活计。
“找谁?”
“钱老哥,我们找他聊生意。”
伐木工一指向在堆积如山原木中的一排木屋,热情的将两人带过去。
走在木头汇聚的汪洋大海中,陆北好奇打量周围,在他前半辈子绝没有看见如此之多的木材,占地百余亩全是木头,就连空气中都是一股林间木香。
来到排屋,指路的伐木工让两人进去,陆北学起江湖人的做派,拱手一礼,伐木工们也抱拳回礼。
听见声响,门上钉着的布帘子被掀开,从内走出一位棉布长衫打扮的男子,看见陆北后顿时一喜,连忙招呼两人进去。孙树没进去,而是站在门外警戒。
“钱老哥,您可真是厉害。”
一进门,陆北便忍不住夸奖起,与他接头的不是别人,而是在大松屯有过数面之缘的钱廖生,倒也省得繁琐的接头方式。
“您不是在太平川,咋又来这儿了?”陆北问。
钱廖生给陆北倒了杯热水:“两边跑,主要是有这层狗皮,能借着日本人发的证件抖威风,那些汉奸不敢查,查了也查不出什么。
你们来这里的任务我已经知晓,后续也由我负责地下工作,咱们争取将‘两面派’政策落实到位,尽可能保护三江平原的抗日火种。”
听完解释,陆北才知道钱廖生不仅仅是太平川乡地委委员,还兼任汤原地区交通方面负责人,他利用在日本商会工作的机会,能够安全通行各地,向各地农会组织传达上级指示。
寒暄几句,两人很快就进入正题。
取出地图平铺在桌上,钱廖生手指沿嘟噜河上游,落在一处山区。
“这里是大西沟,有一百多户人家,当地的保长是咱们的人。你们可以暂且前往此处休整,建设根据地,我会利用日本商会的身份招募工人,将各地农会骨干派往大西沟伐木。
这样不仅仅能迷惑日伪军,也是一个极为正当的理由,但是唯一要注意的是北边的石湖村,这里靠近黑龙江,驻扎有一个日军守备队,日常工作是巡视界河,有时也会前往大西沟,但也就是抢些吃喝玩意儿。”
陆北点点头:“明白,我会率部前往大西沟。这个日军守备队有多少人?”
“百十来号人,这几年他们跟苏俄兄弟不对付,在大河口码头修建有永备工事。根据修建工事的工人提供消息称,里面电力通讯及生活设施齐全,最好不要招惹。”
“我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