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整整三千万人,三千万百姓。
庞大到让人窒息的数字,陆北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愚蠢的当政者,如此绝情抛弃三千万百姓,他想破大天也想不出来,那可是三千万人。
即使兵临城下,也当军民同心背水一战,何故弃地啖虏······
“一二一!”
“左右左!”
北国边境的清晨,口号声在这个偌大沦陷区其中的一个小山村响起,一小队人杂乱无章,队列稀稀拉拉简直没眼睛看。
陆北站在一旁看宋三训练大西沟护林队的人马,似民似匪,却是货真价实的地方抗日力量。他们中一部分是猎户和无处可去的山匪,被马俊峰组织起来成立护林队。
院子后的空地足够大,能容纳十几人在此地作训。
将这些地方抗日武装进行培训,不仅仅进行军事培训,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将他们塑造成一名合格的战士。这是三级兵制的基本点,从中吸纳抗日积极分子加入抗联主力部队,不仅能够减轻抗联主力部队的压力,还能藏兵于民,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成为‘两面派’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时为民,若有征召可直接投入战斗,日寇对于并非打着抗日旗号的山林队基本持不管不顾,不会讨伐,而是会以招安为优先。
“真好,接受正规训练,假以时日也是一支抗日铁军!”马俊峰面色潮红,很是激动。
瞥了眼这位高中学历的高材生,在这个文盲占据绝大多数的社会,这位攻读高中学历的学生可是实打实的人才,就是缺乏基本军事常识。
陆北走到长条桌上,拿起一支辽造十三式步枪,拉开枪栓看了眼枪膛,都快被灰占满了。
桌上是这支山林队的武器,一水的东北军制式步枪,还有两支马牌撸子。
“八成新,哪儿来的?”
马俊峰遗憾地说:“从一支溃败的吉林自卫军手里买的,李杜将军的部队,当年日本人下令收缴武器,我爹趁机买了一百多条枪,上万发子弹。
现在就剩这些,家里地窖还藏了十几条,其他的都支援给抗联了。”
“东西倒挺好,就是用的人不行。”
马俊峰会错意:“不是,李杜将军率部抗日,怎么不行了?”
陆北抬头看了他一眼:“我没说李杜将军和自卫军不行,说的是你们不行,这枪从买来到现在,估计一次都没擦过吧?”
“额~~~”
马俊峰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你们是主力部队要多教一教我们,抗日不能只有一番热血,热血上头不是好事。”
“没人教你?”陆北反问道。
“没有人。”
“呵呵~~~”
尴尬一笑,陆北脑子有点乱。
摇摇头,陆北找来孙树,让他带两名战士返回汤原。
“一路小心,向吕团长汇报情况,我们已经安全抵达萝北县,目前在大西沟驻扎。”
孙树点点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