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所谓的仁义,我用安南的粮食来养活你们蒙元人,这难道不是仁义之举吗?”
“将来,蒙元放养的牛羊可以贩至中原,如此既可减缓耕牛的不足,又能满足人们对肉食的渴望。”
“而你们蒙古人,也能借此机会赚取银两。”
“手里有了银子,就可以去买粮食,买布匹,买下你们所需要的一切。”
“不用争,日子过得去就行,不是吗?”
朱肃轻声细语,同时针对之前对蒙古贵族的严苛态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你王保保再怎么努力,也只是让那些蒙古贵族享受了安宁,而对于蒙古的普通百姓来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却总是受苦。”
“你觉得这样做有意义吗?”
“你王保保的抱负,说穿了,还是过于局限。”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有胸怀天下的气魄!怎能局限于此?”
“读书人常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是他们的理想。”
“至于我们武人,应该如何行事,我还在探索。”
“保卫家园是职责,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追求什么?”
朱肃留下了一半的话未说,另一半就要看王保保能否领悟。
王保保抬头望向朱肃,眼神坚定:“罪在当代,立在千秋。”
显然,他已经有所领悟。
两个心怀大志的人相视一笑,笑过之后,王保保忽然想到朱肃还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便有些执着地问道:
“殿下,您还没有告诉我,为何会如此信任我。”
朱肃本不想太过矫情,但既然气氛已经营造到这里,便开口问道:
“将军,你当初归顺我时,有没有为自己要求过什么?”
“嗯?嗯?”
王保保一时愣住,这个问题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该如何是好。
“将军不是曾经向我提出过两个请求吗?”
“第一是希望我能够关照观音奴,最好是能帮她与我二哥分开。”
“虽然那时我们都没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你只是希望我照顾她一下。
“但我朱肃言出言必行,只要是我能办到的事,我绝不会有所保留。”
“至于第二个请求,并非你要求的,而是我主动提出的,是关于如何化解蒙元与汉人之间的恩怨,我也给出了我的看法。”
朱肃目光坚定地看着王保保,接着说道:
“现在,我有一个更好的提议,那就是将军为大明效力,建立开疆拓土的功业。”
“最后,将军问我对你的信任从何而来?”
“你既不求名,也不求利,你所追求的,都是出于一片坦荡的胸怀……”
“我为何不能信任你?那些被名利吸引来的所谓英雄,不过是一群鼠辈罢了。”
“而你,王保保,你是一只雄狮!”
朱肃看着王保保,眼中闪过一丝“士为知己者死”的光芒,突然笑出声来:
“就算是一只二手的雄狮,那也是雄狮。”
朱肃语气坚定。
朱肃的话是发自内心的,他认为像王保保这样的人,本就应该被明君所用。
若是把他交给昏君,他或许会变成最大的权臣,但若是交给明主,他就能成为流传千古的良臣。
那么,朱元璋,他算得上是明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