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今天给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去
像是轧钢厂这样的大厂,等附属小厂,这种小厂基本上安置的都是一些厂内的子女,大部分还都是临时工。
马上就要到大庆的日子了,这工装和手套也是大庆时候厂里的福利之一,每年两套工装和每两个月一副手套,也是轧钢厂这样的大厂才有的福利。
就像是院里二大爷的大儿子刘光奇,当年就是在轧钢厂下属的开关厂当个小干事,算是以工代干,也是二大爷的骄傲,那可是他一辈子都想当的干部。
把货卸到后勤之后,也才三点多,张旭签了任务单,给自己的师傅打了个招呼,便骑着自行车提前离开了。
这一路到了东四人民市场的时候,还不到三点半。
“你丫是不是一天到晚的都没事儿啊?这才几点呀?”
庞俊青看着张旭晃晃悠悠的趴在自己柜台前,他还没见过这么悠闲的司机,半下午就往外跑。
“今天就去了趟劳保厂,都是在城里,路途又近,装卸的也都是些衣服手套,根本不占时间。”
张旭说着话,从口袋掏出烟盒,抽出了一支烟扔给了庞俊青。
“中华,你小子发达了。”
庞俊青看了一下过滤嘴,夹到了自己耳朵上。
市场里面并不禁止顾客抽烟,这个年代明确禁止吸烟的地方很少,但是营业员还是不允许在柜台内抽烟的,这也是一种防火需求。
“昨天去一百,顺手买了包尝尝味儿,你还不知道我啥烟都是一样抽。”
张旭虽然抽烟,但是对于烟的质量却并没有太至高要求,几分钱的经济大生产,几毛钱的牡丹香山钓鱼台,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劲大劲小罢了,论口感和舒适程度,他比较倾向于大前门。
“让你抽中华,还真是白瞎。”
庞俊青也知道张旭抽烟的德行,直接来了一句。
“周末不在家好好歇着,去一百买什么去了?齁老远的,别看咱这人民市场规模比不上它,但平时生活用品啥的,现在真的不缺。”
特殊的几年,因为外部和内部的环境问题,有限的外汇主要被用于采购粮食,大量的工业订单延期或者是取消,还有很多产品外销抵债,造成了很多市场或供销社货物紧缺的情况,有些柜台甚至出现空柜,那时候也就王府一百和魔都百货能维持住最后的体面。
但是随着今年大环境的逐渐复苏,那种萧条几乎成为了过去式,供销社和各个市场商店里面的东西又再次充盈了起来。
“这不是入秋,天马上要冷了吗?我带着周莹童去添件厚衣服,而且她来四九城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去过王府那边,正好得空也带她逛逛。”
张旭手里的半包烟塞进了上衣口袋,刚才的让烟是一种礼貌,不在商店这样的公众场合吸烟,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你跟那个小周姑娘处的怎么样了?什么是想法就直接跟人家说,大老爷们儿的有什么不好意思?你就算是实在开不了口,随便给你院里管事大妈点好处,让她们给你敲敲边鼓。再不济,你干脆直接去街道找王主任,让她给你保这个媒。”
听张旭提起周莹童,庞俊青也接茬说道。
对于暂时接济周莹童的事情,张旭对庞俊青他们并没有什么隐瞒,去给老爷子家送鸡蛋的时候也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