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庞俊青这里出去,张旭直接到了红星理发店找何爽理了个发,这一次,他的头发有些长了,干脆留了个三七分,也就是刚开始流行起来的知青头。
“你看看怎么样?”
何爽给张旭吹完头发,稍微整理了一下边角的碎发之后,手里面拿着一个圆镜在他的身后转动着。
“你这手艺我能信不过。”
张旭透过前面镜子的反射,看了一下何爽手里镜子中自己的头发后侧,这年代理发可没有什么碎发这一说,讲究的可是整整齐齐一丁点儿的杂发都没有。
“我刚才去东四市场弄了点海带,下午下了班你去我那里,今儿海带炖排骨。”
张旭交了钱,整理了几下衣服领子,对着镜子把上面残留的一些碎发摘了出来,然后对正在整理理发用具,还有清扫地上碎发的何爽说道。
“那行,下了班我就过去,用不用我再买点什么东西呀?”
何爽可是没有丝毫的作假,直接爽快的说道。
这几年她也没少去张旭家里面蹭吃蹭喝,只不过她属于那种怎么吃喝都不胖的体质,特别是一双大长腿,张旭每次见到她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不用,我那里什么东西也不缺,到时候你带着嘴过去就行了。”
张旭摆了摆手,说道。
自从四楞和憨子他们两个人搬到了原本德标住的屋子之后,可以说是离张旭他们的四合院只有一墙之隔,两个人把屋子趁着上年开春改造了之后,正好一人一间,对于他们这样初到城里没多久的小年轻来说,能在这样的位置有上一间大瓦房,绝对是让很多城里的同龄人都羡慕的事情。
因为离得近,两个人更是时不时的到张旭这里蹭些好吃的,当然也没少给张旭家里帮忙。
张旭家里面买个粮食,弄个冬储大白菜,或者是买个煤球什么的,都不需要再花钱找闫家兄弟了,四楞和憨子两个人直接就给办了。
何爽看他们两个人经常的在争取这里混吃混喝,也是非常羡慕。
虽然她是那种大龄的单身女青年,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每个月的工资30几块也不少,但是这些钱基本上都用在不断的研究电烫手艺,和一些新颖漂亮衣服上了。
所以也托她姐夫的关系,在南锣鼓巷这边找了一间公租房。
她虽然是一个单身,但是单位和工龄都在那里摆着,也是符合房屋分配的标准的。
不过现在四九城的人口不断增加,再加上每年几十万的适龄毕业生人口,整个四九城的住房可以说是极为的紧张,住房的分配已经不像是四五年前那么方便。
分给何爽的也只是一个大杂院里的一间耳房,总共也就十几个平米,门口甚至连砌个厨房的位置都没有。
不过能从家里面搬出来,不用再忍受家里面人的嘟囔,就已经让何爽很满意了,哪怕是房子再破点也没什么关系。
而且更让她比较满意的是,她住的这处大杂院跟张旭住的四合院,属于同一个街道,虽然不在同一个胡同里面,但是距离也不远,走路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平时串个门也是很方便的,更方便她经常的去张旭那里蹭饭。
从理发店刚刚的回到厂里,张旭就看到了,等在办公室门口的刘二喜,对于这个点看到他张旭也是很意外的,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他可不像张旭这样的清闲,这个点应该是在水暖炉厂里面干活才对。
现在的刘二喜可跟一年多前在火车站扛大包的那个窝脖截然不同,身上的蓝色工人制服板板正正的,上面并没有太多的污渍,里面的衬衣也不跟之前那样充满了补丁,而是新买了没多长时间。
现在的他早已经度过了工厂里面的实习期,成为了一名一级工,每个月的工资也从18块钱涨到了27块五,一年能领到300多块钱的工资,这些钱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已经可以勉强的维持温饱了。
而现在,他每个月帮助张旭运送物资,还要给张旭弄一些票据,一年也能有两三百块的收入。
这样算下来,他每个月最起码可以领到50多块钱,赶得上一个四级工的工资了,就算是要给他妈买药,还要养活弟弟妹妹,这么多钱也是轻轻松松,能有十几块的结余。
更何况他妈虽然不能进行大的劳动,但是也能在家里糊点纸盒做点小活,每个月也能有几块钱的进账,这样基本上他们家每月还能存上20块钱,这已经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这家里的条件好了,其他的喜事也就跟着多了,刘二喜甚至还经人介绍谈了一个女朋友,双方也算是看对了眼,这个年代也没有那么多的穷讲究和要求,女人也没有那么的物质,只要双方见面大致过得去,基本上就进了谈婚论嫁的流程。
这是刘二喜临时的来找张旭,是因为是什刹海那边的佟老爷子中午找了他,想要跟张旭见上一面,而且事情看着还挺着急,所以刘二喜也不敢耽误,直接跟水暖炉厂那边请了假来找张旭,但是却没想到张旭从上午就出去了一直没回来,所以就在张旭办公室的门口,一直等到现在。
这真的是劳碌命,回来之后事情是一样接着一样,屁股还没有坐下,又得赶往什刹海的小院,不知道那佟老爷子这个时候贸然的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跟这些黄带子交易了一年多了,张旭也自觉的一切都很顺利。
那些黄袋子用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甚至花不出去,也不敢贸然兑换的黄白之物,换取迫切需要的粮食,肉,布匹以及钞票和各种生活用的票据,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自己可以说是大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