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陈文轩的话朱玲也感觉自己刚刚说的有些突兀,不过刚刚心中真的不是这个意思。
不过放映厅里的众人也没有察觉到不对,刚刚陈文轩说的众人要是想去香江发展都可以联系他,这份意外之喜让众人都感到高兴。
出国潮如今已经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国外,大家也都带着丝丝的好奇,不过如今说这个还早了还是先等着少林寺上映再看。
从放映厅里面出来众人又回到了会议室,少林寺这边基本是结束了,后面就是研究上映的事了。
少林寺虽说是合拍片但基本都是陈文轩投资的,前前后后花费了160万港币。
而北影主要负责人员的征集、武术队调用,不过此时演员的片酬并不高,几块到几十一天不等,可谓是十分的低廉,此时的国内和香江不同,拍摄电影电视剧也只是份正式的工作。
原本北影在邀请演员时李年杰朱玲几位因为主演的身份北影也开出来每天60的标准,这个价格在如今已经是十分的高昂了。
季江婕和徐客在知道之后请示了陈文轩,将片酬往上提了提,毕竟徐客这部电影前前后后也只不过拍摄了二十来天,这样算徐客自己也感到不好意思。
不过汪厂长也有着自己的顾虑,要是演员们工资太高这对于后面其他的演员来说不好交代,不患寡而患不均。
最终季江婕请示过后也表示这部电影是合拍片不完全属于内地,就这样几人的片酬才提了上来,为此汪厂长也叮嘱几人不要对外说。
对于电影发行这个北影是驾轻就熟,会议室里汪厂长说着电影发行的成本主要是胶片拷贝的费用。
少林寺采用的是35㎜的胶卷,一部电影拷贝费用大概在1100元人民币,城市里一张电影票在一到三毛,除了这些刚刚看过成片信心十足的汪厂长备联系中影以及其他电影厂过来观影,准备扩大上映的范围。
内地上映的事不用陈文轩太操心,国内如今也没有个统一的记票机制,后世说少林寺总观影5亿人次,票房1.6亿,陈文轩也没抱太大的希望能有个一两成就行了。
其他的陈文轩准备让徐客将胶卷拷贝带回香江在嘉怡院线上映。
之前陈文轩从牟郭市手中购买的731纪录片已经运到阿美莉卡在哥伦比亚的所属院线上映,听小婕反馈票房还不错已经突破三百万美元了,这部纪录片陈文轩主要是为了让小日子正视历史,同时在阿美莉卡给小日子一个教训。
如今小日子的产品在阿美丽卡十分的畅销早已引得本土资本的抵制,这部电影也算是被大家推波助澜,当时只花了二十万港币没想到票房还有意外之喜,也算是借了这股东风了。
这部电影的票房陈文轩不是太看重,不过能高点也会更好,这部电影的票房陈文轩也准备分文不取用到反对小日子这股浪潮中去,对于这件事陈文轩也是认真的。
而少林寺陈文轩准备在嘉怡上映,一时为嘉怡暖暖场另外也锻炼一下嘉怡还有关杉的海外发行能力。
定下了发行的事陈文轩抬手看了下,见到时间已经不早了便笑着说道:“汪厂长时间不早了,我这边安排好了,少林寺开机的时候我不在,今天我请大家吃个饭算是提前预祝少林寺上映取得成功。”
对于陈文轩的安排汪厂长几人听了也是欣然同意。
吃饭的地点是小婕提前安排的,让小婕先领着汪厂长几人坐车过去,陈文轩用汪厂长办公室的电话给杨婕导演打了个电话,这次回来正好一起过去。
老张开着大劳车辆载着汪厂长李年杰几人朝着饭店驶去,车上坐不下朱玲只得上了陈文轩的车。
陈文轩有驾照,一张巴掌大小的硬质卡片,是之前白健为陈文轩办理的,查不查陈文轩不知道,不过也不会有人过来查。
平治在陈文轩的手中驾驶的十分的顺溜平稳的在宽阔的街道上穿梭着,微风透过敞开的车窗吹了进来将朱玲齐耳的短发轻轻的吹动着。
侧着身朱玲看着单手握着方向盘,左手搭在车窗上的陈文轩,如此惬意阳光的陈文轩让朱玲的内心有些悸动。
想到在放映厅时自己说的那句话朱玲又觉得面红耳赤,白皙精致的面容止不住的一阵羞红。
转过头的陈文轩见到如此人比花娇的一幕也有些愣神,不过很快也收回了目光。
这个年代的女星不想后世长得都差不多,在这个天然去雕饰的年代像朱玲她们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将陈文轩目光中一刹那的惊艳尽收眼底,朱玲低着头手指轻轻缠绕着,虽然被那一瞬间的目光击的有些羞涩,不过朱玲发现自己也喜欢这种和陈文轩独处的机会。
感受到车内有些沉默的气氛陈文轩打开话匣子化解着尴尬:“朱小姐少林寺拍摄完了,不知道后面有没有什么打算。”
听到陈文轩的话朱玲抬起头身后将吹落在额前的发丝撩到耳后:“杨导这边说西游记就要拍摄了,除了饰演女儿国国王的角色我还要和美娟姐一起帮忙处理剧组的事务。”
说到这里朱玲鼓起勇气的望着陈文轩说道:“陈先生你唤我玲玲或者朱玲吧,我家里人还有亲密的人都这样唤我,朱小姐我有些听不惯,而且我还没感谢陈文轩这么帮助我了,要是没有陈文轩我也不会找到我自己热爱的事业。”
看着朱玲欲遮还羞的表情一时间陈文轩再次愣了下,这种回眸一笑的娇羞说实话真的让陈文轩有些躁动,没什么别的意思只是人单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将车窗又往下降了降陈文轩笑着说道:“那我还是唤你朱玲吧,你也不用陈先生陈先生的唤我了,我身边的朋友都唤我文轩。”
“你能得到杨导他们的认可完全是你自己的努力我也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机会,谈不上多帮助。”
气氛在瞬间融洽了些,度过刚刚尴尬的两人此时也因为称呼慢慢的亲近了起来。
“文轩,我看报纸上说你曾经也是下乡的知青?”
试探的叫了一下朱玲也习惯了这个称呼,语气不由的也轻松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