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游降魔篇》之外,其实这段时间还是有不少值得许戈关注的事儿。
首先一个也就是,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已经落下帷幕。
中国导演王家卫作为评审团主席,《一代宗师》作为开幕电影。
但主角却不是这电影,而是谨行娱乐推出的《烈日灼心》。
这电影改编自女作家须一瓜的长篇小说《太阳黑子》,故事全部取材于现实世界,最后经过汇总杂糅而成。
因为有很多触碰红线的地方,所以光是剧本就打磨了将近一年时间,后经曹保平和胡明凯两人的操刀才落地。
不过就算如此,电影当中也还是保留了很多大尺度元素。
不仅谈及同性恋,展示死刑场面,人物形象更是突破了以往反派单一的性格,不再是非黑即白,而是充满矛盾。
既描述了罪犯的罪恶行径,又展现出了他们在逃亡期间做出种种善事赎罪的分裂。
好在最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让他们得到了正义的审判。
不然这电影还真不一定能过审,就更别提出国参加电影节了。
其尺度之大堪称令人咋舌,说是内地警匪题材的新标杆也不为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20年之内犯罪题材电影无出其右者之原因。
许戈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除了王彦辉那段自首的独白之外,就是邓潮所扮演的小丰在被执行安乐死的时候了。
极度还原现实,演技堪称炸裂。
所以邓潮才能够和《渺生一页》当中的波黑演员纳兹夫·穆吉奇一同拿下今年的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成为中国继许戈之后,第二个拿下柏林影帝的男演员。
再加上之前那部大爆的《惊天魔道团》,邓潮直接就成为了2013年初,娱乐圈最火的男演员之一。
不仅商业价值得到的完美体现,就连演技也备受认可。
就连主演《泰囧》《西游降魔篇》两部10亿+票房电影的黄博都比不上他。
只是可惜了段奕红和张颂文,在电影当中的演技丝毫不比邓潮差,最后却没有拿到任何奖项。
但曹保平却是收获颇丰,凭借《烈日灼心》击败美国导演大卫·戈登·格林执导的《雪崩王子》,获得了【最佳导演银熊奖】。
使之成为了国内又一个拿下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导演。
以至于《烈日灼心》成为了2013年度柏林国际电影节最大赢家。
国内不少影迷都在呼吁赶紧让这部大尺度犯罪题材的电影上映,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票钱,随时可以走进电影院支持。
在网上冲浪的胡歌简直是没郁闷死,都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一切了。
因为他也出演了《烈日灼心》,只不过扮演的角色有些过于特殊,不仅是同性恋,还有一段和邓潮拥吻的基情戏份。
电影上映之后,势必会让他的男神形象受到巨大冲击。
说实话,要是他当初知道导演说的有吻戏,很激情很亲密,能够突破自我极限的戏份,是同性恋之间的激情四射。
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这电影的。
但现在已经演了,他就只能默默承受了,毕竟到时候又不止他一个人被喷,潮哥也得和他一起挨喷。
就更别说,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自毁形象了。
像之前他在《让子弹飞》当中扮演胡万,就有一场掏蛋的戏码也是如此,被不少人称为节操掉了一地。
现在的他只期望,眼前这部《烈日灼心》能和当初那部《让子弹飞》一样,给他带来一些正面反馈,也不妄他牺牲这么大了。
只是他可能不知道,邓潮本来就不在乎个人形象,也不怎么要脸。
要不然原时空当中也不会出演九儿永不言败等一系列败坏个人形象的电影。
事后这场风波,必然会让胡歌承担得更多一点…………
其次则是今年的格莱美奖也落下了帷幕。
与之前一样,今年格莱美颁奖典礼继续在洛杉矶的斯台普斯体育中心举行。
不过与去年不同的是,2013年的格莱美官方又对奖项设置进行了微调,从去年的78个奖项增设为83个。
包括【最佳当代城市音乐专辑】,以及去年被砍掉的【最佳拉丁爵士专辑】和【最佳古典汇编专辑】奖。
入围人员也是偏向于年轻化。
就比如【最佳新人】提名的那些歌手,就是近年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拨新人。
因为《Letitgo》爆火全球的姚倍娜,在其中甚至能算得上是前辈了。
还有【年度最佳专辑】这个格莱美重中之重的奖项。
入围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只是出道11个年头的独立摇滚组合TheBckKeys,这在以往格莱美舞台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不过与以往相同的是,今年的格莱美奖同样竞争非常激烈。
就拿【年度最佳制作】来说,入围的就都是实力派歌手和年度大火歌曲。
就比如组合fun的那首《WeAreYoung》,中文翻译叫做“我们还年轻”。
2012年初发行,然后就迅速登上登上英国、加拿大、澳洲在内的九个国家,音乐排行榜冠军。
后面更是在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上登顶,并拿下了六周时间的冠军,可以说是2012年初,欧美乐坛最火的歌曲。
还有霉霉的那首《WeAreNeverEverGettgBackTogether》,中文翻译叫做“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被收录在霉霉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Red》当中,2012年中发行。
短短一周时间就冲上了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冠军,成为霉霉的第三首冠军单曲,并蝉联了三周冠军。
之后还登上了加拿大、巴西等多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榜首。
不仅被《滚石》杂志评选“2012年50大最佳歌曲”列表第2名。
而且还被《Ti》杂志评选“2012年十大热播歌曲”列表第4名。
不过这歌存在非常大的争议。
因为歌曲当中攻击性过度,让很多男性开始敌对霉霉。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很多人都开始嘲讽霉霉私生活混乱。
而且霉霉还不能反驳什么,因为那些人说的都是事实。
但女性却是非常喜欢这歌,使得这歌晋升为女性独立圣歌,开启女性欢呼分手的“新浪潮”,从此不再悲伤,而是狂欢。
算得上是一首女权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