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之前三四月份的中国电影市场是《战狼》的天下,那么现在的五六月份则是《如父如子》的天下。
没办法,实在是这电影太猛了!
仅仅上映首日就在国内拿下了1.36亿的超高票房,一举打破了中国文艺片首日票房记录,并将其提升了将近两倍。
就算是放在一众商业电影当中,也是能够排进前列的存在。
毕竟国内电影首日票房,虽说最高已经达到了1.8亿+,但也仅仅只是个例,大部分电影依旧在几千万左右徘徊。
像是之前取得过票房大爆的《心花怒放》《战狼》,首日票房也没过亿。
现如今一介文艺片,却做了一众商业片都没做到的事,可想而知这事在电影界造成的轰动到底有多大。
不过一看这电影阵容,许戈+老谋子+黄博+曾梨+颜丙燕,大众又觉得正常了。
毕竟许戈可是实打实的票房保障,更何况还加上了老谋子、黄博,以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名头。
要是这样还能造成票房失利,那才是真正的千古奇闻!
也就是为此,仅首映三天,《如父如子》的票房就达到了惊人的4.6亿+,网上关于这电影的评论,也已新鲜出炉。
“无愧父亲的教科书式电影之名,我仿佛从《如父如子》身上,看到了曾经鲁迅先生写的那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影子。
为人父母,要对孩子有亲切友好的抚养、关怀、教育,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而不是束缚孩子的天性。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则是儿童心中的天使!”
“一个古老且自带狗血色彩的话题,一个曾经常出现在各种俗套肥皂剧当中的常驻桥段,一个备受大众吐槽的俗气故事。
可是到了张导和许戈手中,仿佛一堆稀疏平常的大众食材,被顶级厨师处理成了一道风味独特、回味无穷的珍馐一样。
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不由感慨万分,泪流满面。”
“这是天下所有父亲都该看的一部电影,真的教会了我们很多。
父亲和孩子,并非是生活当中简单的上下级关系,也并非是单向需要的过程,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这才是父子羁绊的意义,别让后悔成为你心中不可磨灭的遗憾。”
“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也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处。
只是觉得家庭里多了一个小家伙,需要我照顾。
甚至有时还会觉得他太过吵闹,打扰到了我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之前我一直觉得父亲和孩子不过是单向需求罢了。
可看完电影我才知道,原来那个一直被照顾的小宝宝,也在某个角落偷偷地关注着你,看着你,也爱着你。
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却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句话放在许良才身上非常合适,同样放在我们身上也恰到好处。
因为受限于物质条件和眼界,当下社会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以批评打压为主,也就形成了一贯的教育风格。
但孩子也是独立个体,会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路要走,所以别让世代造成的创伤继续往下流传。”
“《如父如子》讨论了很多社会问题,直戳人的内心。
究竟是金钱还是陪伴,养育还是血缘?
当下社会快节奏赢在起跑线上,落后就要被淘汰的思想?
又或者是人们普遍认知当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庭教育?
明明自己曾经也是普通人,却要求孩子做不平凡的普通人。
这是中国家庭的缩影,也是当下社会教育的重要展现。
但其实你不需要跟你父亲一样,富爸爸不如好爸爸。”
“这部电影真的让我对国产文艺片有了很大的改观。
因为之前的国产文艺片总是说教意味浓郁,让人感觉颇为烦闷,很难集中注意力看下去。
但眼前这部《如父如子》却是并为强加任何思想给我们,而是引导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自己去做出决定。
所以这部电影最后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这是电影留给我们每个人的一次选择机会。”
“…………”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好评,只有少数被这电影戳到痛处的固执者,才会在网上不断批评《如父如子》传播不良思想,认为像这样的电影就不该登上电影院。
但幸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够分辨是非对错,究竟谁好谁坏。
所以这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非常高,开画就拿下了9.4的高分。
一举超越了之前许戈所主演的《入殓师》《狩猎》《超脱》等一众经典电影。
不仅成为了近几年来豆瓣开画成绩最好电影之一,也成功位列豆瓣华语电影前10,成为一代经典。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如父如子》极有可能在国内拿下超20亿票房,成为中国文艺片票房冠军。
正因如此,在京城电影学院做演讲之后,许戈和老谋子就兵分两路,在国内展开了大规模路演宣传。
以至于《如父如子》上映10天不到,票房就成功突破了10亿大关,成为了2015年又一部现象级电影。
而且这电影可不像之前的《战狼》,仅仅是国内非常红火,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是相当出色的作品。
欧美地区,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虽说并为对《如父如子》形成大规模讨论,逐渐发展成社会性现象。
但因为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名头+许戈的票房号召力,该电影票房还是十分不错的,甚至比一些商业片还要优秀。
北美和中国同步上映,票房已经达到1.2亿美元,最终票房大概在1.8亿美元左右,已然超越了之前的《变形金刚4》。
欧洲的话,因为国家众多,上映时间是要比中国慢上一星期的。
不过就算如此,《如父如子》也还是拿下了超1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最终票房应该比北美高那么一点,大概在2.2亿美元左右。
如果许戈能够带队过去跑宣传,未尝不可冲击一把3亿美元,乃至更高成绩。
如果没有《我不是药神》,许戈或许还会去那边转一圈。
但现在有了这电影,许戈也就只能对那边的影迷说一声抱歉了。
不过《如父如子》的碟片,倒是在欧美两地卖得非常好,有望收入过亿美元。
因为对于很多欧美人来说,花钱去电影院看一场德里克·许的科幻片/商业片,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那些特效大片所带来的视觉震撼,只有在电影院才能得到完美展现。
但花钱去电影院看一场德里克·许出演的文艺片,如果不是许戈的铁杆粉丝,基本不会这样做。
因为花差不多同样的钱,他们完全可以买一张碟片,在电视上反复观看,原比去电影院来的划算。
所以许戈出演的商业片,虽然说电影票房比文艺片高很多,但碟片收入,可能并没有这些文艺片高。
最后则是亚洲地区了。
因为许戈在亚洲的巨大影响力,再加上《如父如子》这电影和亚洲地区无比符合的主题思想。
所以这电影在亚洲的影响力非常大,尤其是日韩两国,堪称空前绝后。
没办法,实在是《如父如子》所展现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太符合这两个国家的现状了。
在日本,如果你想找一个既体面又高薪的工作,那就必须考一所名牌大学。
但日本国内的名牌大学录取率并不高,所以你就需要不停的内卷。
就算考上名牌大学,找到了一份薪水非常高的工作也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