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难求,许戈新专面临断货危机!》
《预售600万+,淘宝、京东等诸多购物平台13小时售罄!》
《万人血书,求许戈新专辑〈跨国界〉海外代购渠道!》
《京东商家: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许戈新专辑掀起购物狂潮,这是属于世界乐坛的狂欢!》
《经销商:重现唱片市场辉煌时刻?不,辉煌时刻也不如现在!》
《专辑卖断货,这就是许戈的影响力!》
《华纳音乐:正在卖力备货当中,尽量满足广大歌迷的需求!》
《………》
就像之前震惊的老林一样,现如今几乎全球都被许戈给震住了。
没办法,实在是他这张《跨国界》专辑的实体销量太惊人了!
你要是说像之前《天作之合》《似水流年》那样首发百万实体销量售罄。
哪怕如今实体唱片市场已经没落到极致,大众也会觉得挺正常的,毕竟许戈这么多年来实体专辑销量就没差过。
百来万的实体销量,只能说得上是许戈的正常水平,大众可能会感到惊讶,但绝对不会表现得如此震惊。
但现在可是600万张实体专辑,而且还是在短短不到24小时便销售一空的,这让大众如何不震惊?
包括许戈本人在内,也差点没被这个数据给吓到。
之前他想过自己这张《跨国界》专辑拥有21首精品歌曲,再加上作为他最后一张专辑的特殊性,销量可能会爆。
但如今的实体唱片市场毕竟衰败了,纵使他在国内外拥有那么多歌迷支持他。
可购买一张实体唱片的钱,可以购买两到三张数字专辑了,对很多歌迷来说,性价比不怎么高。
就更别说还有盗版专辑的冲击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支持正版。
所以许戈虽说对《跨国界》的实体专辑销量非常自信,但也没到那种盲目自信的地步。
600万张是他和小艾德加经过数据调研,再加上近几年来,他所发行的《天作之合》《farewell》等几张专辑的实体销量,商量出的最终结果。
但他们却忘了眼前这600万张实体专辑,是他们所考虑的最理想情况,一位歌迷只买一张专辑。
实际上以这张专辑附带的收藏价值,会让歌迷忍不住多买几张。
以及歌迷行为所掀起的跟风效应,会让很多路人加入抢购行列当中。
就比如如今网上流传买许戈新专辑《跨国界》在朋友圈打卡,诉说许戈歌曲陪伴他们的岁月,和自己的青春告别。
这也是为什么600万张实体专辑,会这么不经卖的主要原因。
谨行娱乐和华纳音乐,虽说之前已经遇到过几次专辑售罄要求补货的情况。
但那都是一方地区的小打小闹,手底上的专辑印刻厂就已经足够应对了。
而如今确是全球各地区的大规模催货,其生产效率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为此,谨行娱乐还不惜收购了好几个快倒闭的老旧专辑印刻厂,加班加点的印刻,全力恢复正常秩序。
让那些专辑印刻厂的老板差点没乐死,要不是临近厂区不让放烟花,估计他们高低得放个三天三夜。
无他,实在是这两天来随着实体唱片市场的逐渐凋零,他们这些专辑印刻厂的日子也有些不好过。
如果不是关系比较硬的专辑印刻厂,估计连订单都接不到。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这些厂长/老板想卖厂还卖不出去,压根就没人要。
想要转型又没有适合的人才和技术,只能眼睁睁看着资产缩水。
谨行娱乐如今过来收购,虽说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压价,但总比砸在手里,一分钱都赚不到好吧!
“许戈来了,青天就有了,许戈来了,大家伙就有救了!”
当天这消息就传出去了,引得许戈粉丝纷纷拍手叫好,为谨行速度点赞。
而对此消息最过痛恨的,可能也就是那些倒卖二手货的黄牛和盗版商了。
因为生产效率一天跟不上售卖速度,他们就可以多赚一天钱。
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越是买不到货,就越是有一群人嗷嗷着不惜花大价钱购买,要的就是一个你没有而我有的虚荣。
就和后世某手机一样,明明可以等后面扩大生产后平价购买,但大众就是要抢首发,宁愿多花钱也要先拿到手。
所以这段时间黄牛可是赚翻了,经常一张149的普通版《跨国界》,转手就可以卖到三四百,甚至五六百。
而且这还是有良心一点的黄牛,要是遇到那些宰客的,一张专辑不卖你个上千,那就是他们没本事。
还有更黑心的,不仅要卖你上千块,而且他们卖给你的还不一定是正版专辑,很大几率是盗版!
别看这些年来许戈和官方一直在打击国内的盗版行为,并取得了不错效果,就觉得市场上没有盗版。
国内毕竟有14亿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花钱买正版的,又或着有能力买正版的。
只要有这种需求关系,这种盗版供应商就会一直存在,无法被消灭,只能加以限制,让他们无法形成大规模供应。
不过就算如此,盗版商品依旧对正版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利润也足够让那些盗版商眉开眼笑了。
所以许戈才会直接收购专辑印刻厂,就是为了在这些盗版商反映过来之前,尽可能抢占市场份额。
事实证明许戈果然没做错,扩大生产规模之后,仅仅只花了三天时间便恢复了大多数地区的供应。
只有极少数地方因为太过偏远,目前正在加紧运送当中。
而就在这段时间内,许戈《跨国界》专辑的销量数据也大致统计出来了。
算上预售的600万+,专辑仅上线三天时间,不过72小时,总销量便达到了惊人的16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