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记录了各种农业技术,详细备至,就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他虽是皇子,可到底也是农民的儿子,日后还得治理地方。
所以像是《齐民要术》这种书,也正经学过的。
可是《齐民要术》毕竟成书年代太过遥远......其中的一些农业知识,可能有些落伍。
但是现在这本《农政全书》,却是更加全面。
比《齐民要术》更完善,其中多有创新之处。
要知道,天下以农为本。
无论是税收,还是征战所用,都得从土地上取得的,那《齐民要术》因此在历朝历代,都很受重视。
那《齐民要术》是真正促进了天下农业生产的书啊,其作者贾思勰,更是因此被称为农圣!
而这本丝毫不逊色于《齐民要术》的书,又是何等地位啊!
拿出了这本书的任以虚,那岂不是又是一位农圣?
这本书的地位,说不得会超越《齐民要术》啊!
“嗯,一些经验总结而已......”
任以虚点头,这《农政全书》也是他从系统中签到出来的。
这是一本真正的神书......
听名字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那它的作者,却是堪称古代农业科学家的徐光启!
这是一位神人啊。
他是进士出身,也曾入阁。
但跟他在科学上的成就相比,区区入阁根本不值得一提。
他作为明代末年的科学先驱者之一,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方面都有著述,但其平生影响尤为深远的成就,却是对农业和水利的研究。
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就是《农政全书》。
它在中国农学史上的地位,如同《诗经》之于古典诗歌,《本草纲目》之于古代医药一样,成为了传统农学的代名词,可与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同悬诸日月,并列古代农学著述之两大丰碑。
全书共60卷,内容涵盖了古代农业的所有知识。
其中有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12目。
全书大量考证收录了前代有关农业的文献,又有徐光启自己在农业和水利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译述,堪称古代农业科学遗产的总汇。
有这本书献上去,只要是当权者眼睛不瞎。
那肯定会给出一个不错的技术官职的,运气好的话,给个爵位也很正常。
更不用说......朱元璋还是从农田当中成长起来的,更能体会到这本书的重要性。
“对了,这本书好像不太完整,似乎缺了点是什么,其中提到了水利跟蚕桑等法,可是却没有继续讲述。”这时,朱棣有些好奇的问道。
《农政全书》中的内容,本来就是相互勾连,无所不包。
朱棣此时却是一眼就看出来。
“咳咳,还没写完呢。”
任以虚翻了个白眼,准确来说,应该是还没有抄完。
毕竟系统签到出来的《农政全书》,是简体字的,自己还得重新抄写一遍。
只是......抱歉,需要抄的书太多了,任以虚没工夫将《农政全书》全部抄完。
此时,也只是抄完了手头上这农事一卷而已。
再说了啊......也不用急着全部拿出来嘛。
好东西就是这样......要慢慢拿出来嘛,一次拿出来,反而会让人不知道珍惜。
“这样啊......”
朱棣此时却是一阵可惜,只好是点了点头。
那也没办法了啊......
不过无论如何,光是这农事一卷,也是无价之宝啊!
“这东西我用不着了,你现在就献上去即可。”任以虚说道。
“这......”
朱棣沉默一阵,突然笑着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会好好使用此书,让其物尽其用的。”
“行了,今天正好福伯要去缴450纳秋粮,跟你一起去献书好了,说不得什么高官,甚至连皇帝都会直接接见你,赏赐你当官什么的......你不必答应,就说自己完全是为了天下黎民献书,然后转头就走......”
“啊?这是为何?”朱棣懵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