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9章 逐渐感到忧虑(1/2)

项燕曾至秦求援,虽在昌平君府邸逗留短暂,却与昌平君战局。

此番谋略,乃以李信为主将攻楚为基。

首步,李信领兵攻楚;次步,昌平君趁机离秦中枢,赴南阳,遂生南阳之乱。

昌平君请缨平乱,非仅因不安之感,更因楚国之故。

然而,此计未成。

后续之事,亦随之消逝。

昌平君原计划中,自守南阳,保障秦军攻楚粮草,李信前线攻楚,项燕诱敌深入。

李信性急,大胜后必孤军深入楚境。

昌平君再借农家之力,断李信归路。

数十万攻楚大军,易被歼于楚境。

虽秦强盛,数十万大军之失,不至于元气大伤,数年内难复,亦无心再攻楚。

昌平君计策周详。

历史上,此计亦成。

然,世事难料,昌平君第二步因嬴政“不许”而废,南阳平乱者非他,第三步见项燕被俘,亦无下文。

此计需项燕配合,项燕父子成林天俘虏,配合无望。

后两步失策,或归首步。

嬴政选年轻将领,定李信为主。

昌平君幽禁,不知外界,若知嬴政未选年轻将领,而续用王翦,必疑。

事实亦然。

芈涟再见父,告秦攻楚事,知秦动六十万大军,主将王翦,昌平君愕然。

“嬴政,汝何所思?”

依昌平君所知,王翦父子功高,嬴政为平衡,当让灭楚功于他将。

嬴政不按常理,任王翦为主,且六十万大军。

仿佛是在向昌平君透露,嬴政本人,对于王氏父子的功绩并不感到威胁。

昌平君心中不禁又浮现出一个人物的身影。

林天的形象在他的思绪中一闪而过。

“这件事情,是否也与你有关?是你让嬴政改变了主意?”昌平君这样想,其实是有些误会林天了。

林天并未在嬴政面前建议以王翦为将去灭楚。

然而,嬴政想法的改变,确实与林天有那么一丝联系。

一切始于林天最初向嬴政展示天下大势,告知嬴政九州之外还有九州,这激发了嬴政的雄心壮志,加之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异常顺利。

仅数年时间,秦国已连续灭掉数国,按照这种势头,统一天下并不需要太久,待天下一统后,再花几年时间稳固局势,便可将目光投向九州之外。

匈奴、百越,乃至更远的地方,如林天所言的孔雀王朝、罗马帝国,都可以成为秦国征服的目标。

既然九州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将士们无需担心没有扩张疆土的机会。

因此,为了稳妥,为了更快地灭六国,统一天下,嬴政不介意继续让王翦担任将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