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不错,我上次去青羊宫,买了本民间秘籍,开篇就说外传者死,吓得我就不敢看了 ,后面去找青羊宫道长,道长语重心长的说:哪页害怕?我给你撕了。”
---";老姨头晕嗜睡,就去问道长是不是有东西跟着,道长说,别想那么多,有病先去医院。";
---“一样一样的!我去道观问怎么考上公务员,道长说,多刷题,少来这些地方。”
---“出门在外,你可以骂和尚,但不可以骂道长,和尚会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道长他是真会干你!”
---“我之前认识一个道士朋友,人家白天修行,晚上开车下山蹦迪。”
---“理想人生!生活和精神都很丰富!”
看到这儿,嬴政显得有些懵逼。
“不是,这个道教怎么就跟闹着玩儿似的?”
“也没清规戒律,想干什么干什么,这也能称之为教?”
“而且,他们那些所谓的解签,不就是糊弄人吗?”
嬴政微微摇头:“这道教如此随意,恐难成大器,这等行事之风,难登大雅之堂。””
“父皇。”
扶苏在一旁说道:“这道教主要修的是应天顺命,后人无论是拜佛还是求道寻得都是一个心安,而道长们所谓的唬人之法,也正是顺他们的意而行。”
“既然人有所求,自是对其信奉,而这些道长所说的话,自是能令其心安。”
“百姓们生活不易,总需要一些信仰来寄托希望,寻找心灵的慰藉,道教也好,佛教也罢,能给予他们一丝安宁与力量,或许也并非全是坏事。”
嬴政微微颔首,神色稍缓:“倒也不无道理,只是这道教散漫之风,难道不会腐蚀百姓们的意志吗?”
“应该不会。”
扶苏见嬴政仍有顾虑,再次恭敬地说道:“父皇,从光幕来看,这道教虽崇尚随性自然,但其中亦有劝人向善、尊重律法之意,只不过是让百姓过得轻松一些,究其根本倒也没什么不可。”
嬴政微微皱眉,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扶苏,似在思索他话语中的深意。他微微摩挲着手中的玉扳指,沉吟片刻后说道。
“话虽如此,可朕治理大秦,靠的是严苛律法与铁腕手段,道教这种看似无拘无束的教义,与朕的治国理念大相径庭,朕始终放心不下。”
扶苏微微欠身,神色诚恳,不慌不忙地回应道。
“父皇,大秦律法严明,这是我大秦能一统天下的根基,自是不可动摇。但百姓们在律法的约束下生活,也需一些精神寄托来舒缓压力。道教劝人顺应天命,并非是让百姓肆意妄为,而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追求内心的平和。”
“况且......”
扶苏顿了顿,抬眸望向嬴政,眼中满是坚定。
“我大秦幅员辽阔,各地民风民俗各异,若能因势利导,将类似于道教的这种教派积极的部分融入到地方教化之中,或许能更好地凝聚民心。”
这时,一直静静站在一旁的李斯微微上前,道。
“陛下,公子所言有理。如今大秦初定,民心尚需安抚,若能在坚持律法的同时,适当包容不同的信仰,以怀柔之策治民,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