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章 种姓制度(2/2)

【虽然印度教拥有拥趸众多,但在世人眼中,它却是一个奇葩的宗教。】

【究其原因就是印度教独有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李世民微微皱眉,手指轻敲着龙椅喃喃道。

“莫不是某些姓氏尊贵?某些姓氏低贱?”

李世民指尖叩击龙椅的节奏渐缓,鎏金螭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应该是如此。”

魏征道:“陛下,我华夏自古便有八大姓氏,昔年《帝王世纪》载‘神农氏姜姓,黄帝有熊氏姬姓’,此等贵胄确承天运。”

“而姜、姒、嬴、妘、妫、姚、姞这些姓氏后人也常自称"炎黄贵胄"。”

魏征话音未落,李世民忽而嗤笑一声。

“贵胄?”

他目光扫过阶下出身弘农杨氏的侍中,又落在清河房氏的房玄龄身上。

“朕记得姜太公封齐,子孙却亡于田氏;嬴氏坐拥天下,不过二世而斩。”

“若按这‘承天运’的理儿,朕这陇西李氏,原是凉武昭王之后,可武昭王的天下,又姓过几朝?”

“而且要这么说的话,我大唐也有。”

他喉间溢出一声轻笑,目光扫过阶下群臣。

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魏征祖籍巨鹿魏氏,皆是名门旁支,此刻却屏息垂首,似窥破了帝王心思。

众人忽觉后颈发凉,握笏的掌心渗出薄汗

李世民这分明在暗指 “五姓七望”,那些自恃 “帝王苗裔” 的山东士族,总爱拿姓氏压人,却忘了李唐江山是姓什么。

“当然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

“真要说哪个姓氏尊贵,除了李姓,又舍我其谁呢?”

......

【种姓制度最初可能源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而形成的社会等级划分。雅利安人将自己视为高等种族,而将当地的原住民视为低等种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等级划分逐渐固定下来,并在宗教、法律和社会习俗的支持下不断强化和细化,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种姓制度体系。】

【在古代印度的《梨俱吠陀》等经典中,就有关于种姓制度的记载和规定,使其具有了宗教和文化的合法性。】

【种姓制度分为四等】

【一:婆罗门:是种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级,主要是祭司和贵族阶层。他们掌握着宗教祭祀和文化教育的权力,被认为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

【二:刹帝利:是军事和政治贵族,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他们拥有土地和财富,掌握着政治和军事权力,是国家的统治者和管理者。】

【三:吠舍:属于普通雅利安人,主要从事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等职业。他们是社会的生产者,需要向国家缴纳赋税,虽然没有政治权力,但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地位。】

【四: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如仆人、工匠、农民等。他们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低下,是种姓制度中的最低等级。】

......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