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眼前一亮,噌的站起身子,惊呼道。
“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些!”
“只想到雨夜能够毁尸灭迹,怎么就没想到凶手就是从事夜间工作的呢!”
“而且这些人对周边环境了如指掌,更便于作案后隐匿行踪!”
“至于这性格孤僻,对女性抱有扭曲的仇恨……”
狄仁杰低声自语,眼中敬佩之情尽现。
“死者虽未遭受性侵,却被残忍杀害,显然凶手的目标并非满足生理欲望,而是宣泄内心深处对特定女性群体的憎恶,这种仇恨,必定源自某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诶!”
想到这儿,狄仁杰微微摇头,自嘲一笑。
“看来还是考虑得不够周全!”
“不过,如此一来,案件便有了方向。”
狄仁杰目光如炬,紧紧的盯着光幕,想看看后续还会有怎样的分析。
光幕继续道。
【陈锋注意到一个细节:第三名受害者的衣物被撕下一角,但并未带走。他推测:凶手可能最初想带走“战利品”,但因某种原因放弃(如突然有人靠近)。】
【这块布料可能是某种“仪式性行为”,而非单纯的暴力发泄。】
【结合心理学理论,陈锋认为凶手可能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对某种颜色或女性形象有执念,甚至可能在生活中曾因类似女性受挫(如被女友抛弃、被母亲虐待等)。】
“偏执型人格障碍?”
狄仁杰微微皱眉。
“这是什么病症?”
“偏执......执念......”
“想必这种人应该是非常孤僻的吧?”
【警方根据侧写缩小排查范围。】
【调取监控:重点排查案发地附近的夜间工作者,尤其是经常在雨天出现的人。】
【走访调查:询问是否有男性对穿红衣服的女性表现出异常关注。】
【犯罪记录筛查:寻找曾有暴力倾向或骚扰女性前科的人。】
【很快,一名32岁的夜班保安进入视线。】
【他曾在案发时间段出现在多个现场附近。】
【同事反映他性格孤僻,曾因“骚扰女同事”被投诉。】
【他的母亲在他幼年时抛弃家庭,而母亲常穿红色衣服。】
【警方搜查其住所时,发现:床下藏有一把与凶器吻合的匕首,衣柜里有一件红色女式外套(与受害者被撕下的布料材质一致),日记本上写满对“穿红衣服女人”的仇恨言论。】
“对上了!”
狄仁杰情不自禁的拍了下巴掌、
“夜间保安,大概和更夫类似,有充足的作案时间!并且能够顺利接近女性而不引起她们的怀疑!”
“再加上母亲爱穿红衣,又抛夫弃子,导致凶手心理扭曲。”
“这样一来,他就有了杀人动机。”
【面对证据,凶手最终崩溃,供认作案动机。】
【“我妈就是穿红衣服跑的……她们都一样,该死。】
【原来,他童年时母亲因外遇离家,留下心理阴影,成年后将对母亲的仇恨投射到穿类似衣服的女性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