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4章 是个人才(1/1)

胡八壹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些残破的车马俑,半晌后开口道:“按照这些车马俑所在的位置,还有这河底残留的痕迹可以看出,这些车马俑当初应该是完全被淹没在河底最深处的。”

“确实,但就是因为这样才不对劲啊!”陈教授道:“车马俑按理来说,绝对是要安置在主墓室前方的,什么样的规格,如何摆放都是有着规矩在的,怎可就这般淹没在护城河中。这皇陵就如同皇城,哪会有把一国君王的仪仗队扔进这个国家皇城的护城河的。真要这样就代表着国被灭了,皇城被破了。”

“就是说这万奴王是被汪藏海骗了?”胖子幸灾乐祸道:“果不其然,不止东夏国被灭了,连这万奴王都被汪藏海骗得变成了个不人不鬼的怪物。”

“也不能说汪藏海骗他吧,至少万奴王他是真的成功长生啦,他活了一千多年啦,也好好住在这汪藏海为他打造的皇陵里面没错啊,他每一个要求都实现了的。”吴小邪眨了眨眼认真道。

“......扎心了,万奴王听见你这么说估计要吐血。”王半月道:“有时候真不知道你真天真还是天然黑,纯纯就是芝麻馅的。”

“或许不符合葬经,但或许是汪藏海有特殊的安排呢,”胡八壹道:“这些车马俑明显是精心摆放的,所有人俑,马俑都是面朝同一个方向的。我们都知道,仪仗队是走在最前面的,车马俑是安置在主墓室前面的......”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再说下去,眼神直接看向殉葬沟的后方。大家瞬间明白他话中未尽之意。

“那我们就去看看!”稽明礼道:“小哥和小张爷让我们下来不可能只是因为这里不受那些怪鸟攻击,躲在这里不出去可不是办法。”

“我倒是觉得,这车马俑的样子像是在行军当中,”杨雪莉突然开口道:“这是不是万奴王入葬时候的场景?该不会,这车马俑的目的地才是我们要找的地方?”

夫妻二人说得都挺有道理,众人看看这头,又望望那头,这车马俑的长队仿若有整条护城河那般长,两边都望不到尽头。

最终,大家还是把视线都投到了胡八壹身上,关于墓葬的事情,众人果然还是比较信任胡八壹。

胡八壹回想了一下在火山口上看到的整个皇陵的布局,又掏出罗盘测算了一下护城河的走向,最终还是指着车马俑后方的方向坚持道:“应该是在那边没错,用车马俑陪葬是为了上墓主人死后依然能够享受如同生前一般的待遇,这车队等在这里,是意味着万奴王随时可以启用。目的地可以是任何地方,而出发点只有一个。”

杨雪莉被说服了,其他人更是没意见。一行人开始沿着河道寻找殉葬沟的源头。

一个小时后,众人在一块巨大的封墓石前停了下来。

“好家伙,这封墓石可真大,怕不是直接把整座石头山打磨成了封墓石的样子吧,要不然这么大的石头可不好运进来。”胖子看着眼前的巨石忍不住感叹道。

“你们说,这底下这个方洞是做什么用的?”大金牙指着封墓石地下角落那个半人多高的方形洞口思忖道:“看样子是从里面往外掏的,要是那些修建陵墓的工人偷偷修的逃生通道也不应该是打在这地方啊,这护城河这般深,从里面爬出来,再逃出去,水性再好怕不是都得淹死,那个时候可没有氧气瓶。再说要是河水渗透进去,被发现了,那就更惨了。”

“或许人家有类似氧气管一样的东西呢,比如气囊之类的。搏一搏,才有可能会有生路。又或者是有其他作用的呢,比如说一些生活在护城河中的护墓兽出入的通道,吃人鱼,变异蛇之类的。”胖子回嘴道:“再说,洞打这里不好吗?咱们都不用发愁这么大的封墓石要怎么弄开了,直接从这里进去就好。”

一行人猫着腰在洞中穿行,守龙卫们个个块头都算不上小,又都背着沉重的装备物资,行进的速度实在说不上快。

“这些痕迹看上去不像是匆忙间留下的,这通道是很多人一点点打磨出来的,难不成当时想要逃脱的工人是大规模的?他们相互合作,互相掩护?”作为考古研究人员,陈教授一边弯腰往前走,一边忍不住习惯性开始研究眼前出现的痕迹。现在低着头,就只能研究脚下石头上开凿留下的刻痕了。

“啊,原来是这样,怪不得那些工人把逃生出口选在这里,要是这样的话确实淹不死。”王半月恍然大悟的声音在狭小的通道中回荡。

胡八壹几人尽量扭转身体回头往王半月所在的地方望过去,只见小胖子岔开双腿跪坐在地上,双手撑在背后,整个上半身往后仰着,显然是因为猫着腰走太久了,用这个姿势舒展一下。

王半月注意到老胡几人的视线,赶紧伸手指着通道顶上,向大家讲述着他的发现:“你们看这顶上那些岔道,这些通道里面应该都是弯曲的,刚好够一个人通过,那样子就算河水灌进来,这通道里面就可以提供给人换气的地方。我刚注意了下,差不多每隔个十来米就会这么来一个。”

胡八壹一听,学着王半月的姿势直接跪坐下来,他先舒坦地伸了个懒腰,然后才举起探照灯查看王半月所说的岔道,半晌之后才开口道:“这应该不是逃生通道,而是护城河的引水口,要是我猜的没错,等我们穿过这通道,里面要么是一条比护城河更深的河渠,要么就是护城河的源头。”

“哦~引水渠啊!”胡八壹一说,队伍里大多数人立马就懂了。这里所有人,除了杨雪莉,吴小邪,解雨臣几人,要么是当兵的,要么下过乡,就连陈教授都经历过劳动改造,开渠引水这些又怎么会不懂:“要保证护城河中的水不会发臭,这河中的水就必须要是活水,这引水渠既能引入活水,又能防止河水倒灌,汪藏海这个人还真是个人才,懂的还真多。”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