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7章 济世传承(2/2)

她取出改良的测量器,仔细测量了肿胀部位的尺寸。然后用特制的竹片固定伤处,手法娴熟地推拿正骨。

\"每个动作都要稳准狠。\"思雨说,\"稳,是要心要稳;准,是要位要准;狠,是要力要到。这三点,是父亲教我的第一课。\"

处理完骨伤,她又开始配药。不同于传统的笼统剂量,她用天平精确称量每味药材的分量。

\"配药要像烹饪。\"思雨一边解释一边演示,\"君臣佐使的配比要准确,火候的控制要恰当。这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一位弟子好奇地问:\"师父,您怎么能把这么多细节都记得这么清楚?\"

思雨笑了:\"因为每一个病人都是一本活的医书。父亲常说,'医者治病,重在经验;积累经验,重在记录。'\"

她指着墙上密密麻麻的医案记录:\"这些都是济世堂的财富,每一个案例都是用心血写成的教材。\"

处理完小患者的伤势,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思雨带着弟子们来到济世堂的后院。这里有一片特别的园子,种满了各种药草。

\"这些都是父亲当年亲手种下的。\"思雨抚摸着一株老药材,\"二十多年过去了,它们依然生机勃勃,就像济世堂的医道一样,生生不息。\"

月光下,药园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往事。思雨坐在园中的石凳上,开始讲述济世堂的故事:

\"最早的时候,这里只是一间破旧的小医馆。父亲用现代医术救活了一个个垂死的病人,用仁心仁术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后来,白衣堂成立了,医改推行了,济世堂也慢慢发展壮大。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最初的誓言:济世为怀,医者仁心。\"

一位弟子问:\"师父,您觉得现在的济世堂,和当年有什么不同?\"

思雨望着满园月色,轻声说:\"器具更好了,技术更新了,规模更大了。但最重要的东西一直没变——那就是医者的初心。\"

就在这时,沈明轩也走进了药园。看到父女俩的身影,他欣慰地笑了。

\"你做得很好。\"他对思雨说,\"你不仅传授了医术,更传承了医道。\"

思雨向弟子们介绍:\"这就是我的父亲,也是你们的师祖。济世堂的一切,都是从他开始的。\"

弟子们恭敬地行礼。沈明轩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忽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医术可以教,医德要悟。\"他对弟子们说,\"但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为什么学医。\"

\"为什么?\"弟子们齐声问。

\"因为生命可贵,因为苦难当医,因为责任在肩,因为大爱无疆。\"

夜色渐深,药园里飘来阵阵药香。这是济世堂独特的味道,是几代医者用心血浇灌出来的芬芳。

思雨看着自己的弟子们,仿佛看到了济世堂的未来:

他们会带着这里的医术和医德,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会用自己的仁心仁术,继续书写济世救人的故事;

他们会把这份传承继续传递下去,让医道之光永远不灭。

因为他们明白:

济世之道,重在传承;

医者之心,贵在坚守;

救人之术,贵在创新;

仁心之道,贵在永续。

让医术永远精进,

让医德永远传承,

让济世理想永远延续,

让仁心仁术永世流芳。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