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章 变法维艰(2/2)

这一番调解,不但化解了纠纷,还让老大夫对新法有了新的认识。

回到太医院,思雨兴奋地跑来:\"父亲,张老答应了!\"

\"答应什么了?\"

\"他同意让他的医馆成为第一批'医学研究科'的合作医馆!而且......\"思雨压低声音,\"他还说服了几家老字号一起参与。\"

李芷柔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就对了。医者仁心,只要让他们看到新法真能救人,自然会接受改变。\"

就在这时,张若兰匆匆而来:\"大人,漕帮那边传来消息,说发现有人在暗中收购某种药材......\"

\"什么药材?\"

\"'断肠草'。\"张若兰说,\"这种毒草本来是用来制作药引的,但如果用量过大......\"

李芷柔神色一凝:\"查清楚是谁在收购了吗?\"

\"还在追查。不过可以确定,买家是一个叫'清源堂'的医馆。\"

\"清源堂?\"思雨说,\"那不是礼部赵大人投资的医馆吗?\"

李芷柔陷入沉思。这些保守派显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处处与新法作对也就罢了,如果胆敢用毒药害人......

\"父亲。\"思雨担忧道,\"要不要通知霍老?\"

\"不急。\"李芷柔说,\"既然他们想玩阴的,那就让他们玩个够。只是......\"

她看向张若兰:\"让白衣堂的人盯紧点。特别是那些购买药材的人,一定要查清他们的来历。\"

夜色渐深,李芷柔站在书房整理医案。今天的事让她想起了在现代时看过的一句话:任何变革都不会一帆风顺,关键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灵活的方法。

她知道,这场变法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但只要能救人,再多的困难也值得。

窗外传来更声,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医案上。这一页页记录的不只是病例,更是一个时代的变迁。

而她,正在书写这变迁的篇章。

次日一早,太医院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大人!\"霍老急匆匆赶来,\"兵部尚书家的小公子中毒了!\"

李芷柔快步走进病房。床上躺着一个面色发青的少年,正是兵部尚书田戡的独子。

\"什么时候发现的?\"她一边诊脉一边问。

\"早上喝了医馆的药后就开始发作。\"田戡泪眼婆娑,\"若是小儿有什么三长两短,我......\"

李芷柔检查了药渣:\"这是'清源堂'的药?\"

\"正是。大人怎么知道?\"

\"因为......\"她从药渣中找出几片细小的叶子,\"这是'断肠草'的残留。\"

田戡大惊:\"断肠草?这不是剧毒之物吗?\"

\"所以这不是意外。\"李芷柔冷声道,\"有人在借机害人!\"

她立即吩咐思雨去取解毒的药材,同时让张若兰带人去查清源堂。

\"大人!\"没多久,张若兰就传回消息,\"清源堂的大夫跑了!但我们在他房中发现了这个......\"

那是一封信,上面写着:\"按计划行事,务必让新法名誉扫地。\"

\"果然如此。\"李芷柔冷笑,\"他们是想借毒杀案来打击医改。\"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更大的骚动。原来城中多家采用新法的医馆,都有病人中毒!

\"好大的手笔!\"霍老惊道,\"这是要一次性摧毁民众对新法的信心啊。\"

李芷柔却异常冷静:\"不,这正是我们等待的机会。\"

她转向张若兰:\"立即通知各家医馆,凡是今天求医的病人,一律转送太医院。另外......\"

她写下一张药方:\"让白衣堂的人立即去准备这些药材。\"

\"这是......\"

\"解毒的方子。\"她解释道,\"那些人既然用了断肠草,就一定会用某种特定的配方。而这种配方......\"

她指着药方:\"正好可以被我们的新方子克制。\"

很快,太医院就挤满了中毒的病人。但在李芷柔的统一部署下,所有人都得到了及时救治。

\"神了!\"亲眼见证这一切的张老感叹,\"李大人这方子,当真是点石成金啊。\"

\"不是方子神。\"李芷柔说,\"而是科学的方法神。如果我们一直固守老方,怎么能应对新的毒药?\"

这番话让在场的老大夫们深有感触。

正说着,田戡带着一队官兵赶来:\"抓到了!那个下毒的大夫招供了!\"

原来这真是一场针对医改的阴谋。那些保守派为了打击新法,不惜用如此卑劣的手段。

\"岂有此理!\"皇帝得知此事后大怒,\"这些人,简直是枉顾人命!\"

他立即下令:彻查此案,同时加快医改步伐。

\"陛下圣明。\"李芷柔说,\"不过臣以为,与其惩处这些人,不如让他们亲眼看看新法的效果。\"

\"哦?爱卿何意?\"

\"不如让他们到太医院来当学徒。\"她建议,\"让他们亲自参与新法的研究和实践。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消除偏见。\"

皇帝深以为然:\"就依爱卿所奏。\"

随后几天,太医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徒\"。这些曾经极力反对新法的人,不得不放下身段,重新学习。

\"父亲。\"一天晚上,思雨问道,\"您为什么不趁机惩治那些人?\"

李芷柔笑道:\"医者,当以救人为本。与其结仇,不如结缘。更何况......\"

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变法之路,本就维艰。若是处处树敌,又如何能推行到底?\"

思雨若有所思:\"就像治病,也要讲究方法。\"

\"正是。\"李芷柔欣慰地说,\"有些病,用猛药反而不如以柔克刚。这变法也是一样,关键是要让人心服口服。\"

夜色渐深,太医院终于安静下来。

这一场风波,不仅没有打击医改,反而让更多人认识到了新法的价值。正如李芷柔常说的——事在人为,法在人心。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