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把双刃剑。
但你要是爱护好、呵护好,这把剑会是你事业的助力,如果骄傲自满,对自己降低要求,这把剑必定会伤害到你。
陈卓对此一直有着清晰的认知。
目前各家车企,都非常重视流量和关注度,甚至是话题。
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非常重视这个事情。
在陈卓看来,流量或者关注度,能够引发大家的议论和讨论,但是其中的核心,还是在为产品背书。
产品是重中之重,基于这些才能做好讨论和关注度,才能进行更好的进行引导。
流量确实是有正面和负面,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
华耀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的产品做好,不去做一些花里胡哨的噱头,才能在流量时代更加的稳固。
这也是陈卓一直在做的事情。
“对了前段时间,我和你说的那件事,了解的如何了?”不再纠结于流量的话题,陈卓便问起了别的。
说到这个,顾思元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才说道,“目前来说,各大超跑品牌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不过这也要看他们背后资本的雄厚!”
之前陈卓和顾思元探讨的,就是关于收购超跑品牌的事宜。
这也是华耀汽车下一步的规划!
目前来说,华耀汽车已经完成了b级车以下的车辆布局,现在也正式发布了30-40万区间的车型。
而将目光看向超跑品牌,也是华耀想进一步加快自己的步伐,向上发展。
对于汽车制造厂商来说,超跑是他们展示技术实力的象征,对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尽管经济型家用车的市场效益可能更为可观,但超跑往往更能吸引公众目光,提升品牌知名度。
因此,各大汽车厂商纷纷设立超跑生产线,甚至创建独立的超跑品牌,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大品牌影响力。
超跑在汽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之所以价格昂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集成了当时最前沿的科技。
曾几何时,这些超跑品牌在国内的销量,一直是呈上升趋势的。
但是现在却是面临着销量逐渐下滑的窘境。
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内自主品牌的高端化系新能源车型,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各种超前的技术,纷纷出现在他们的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上。
虽然自主品牌的高端化新能源车型,在品牌影响力和品牌历史文化上,比不过海外那些超豪华品牌。
但是它们的动力、智能科技配置,还有其它的新鲜配置,是这些豪华品牌的燃油车不能给到的。
说句更加直白的话,现在能花费高价购买自主新能源品牌的用户,他们与这些超跑品牌的用户,大部分是重叠的。
可以说他们之前就拥有着这些超跑品牌,但是在进入到新能源时代,他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入手了国内高端新能源车型,在体验之后,发现它们确实带给了不同于燃油超跑的体验。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各大超跑品牌的客户也随之流失,销量下降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