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久之前起就已经有人隐约觉得这本书不像是虚构的,实在是世界观过于庞大不说,里边的人基本都有自己的思想。
这些思想不仅体现在言行上,更体现在他们做出的事情,写出来的东西上。
很多东西单独拿出来都足以震惊世界,却扎堆出现在这本书里。
大鹏的弟子以前的解释是游走于山川各地,搜集不同人的思想,加以整理,改动,然后加到书里加以打磨才呈现出如今的效果。
可那么多饱学之士谁甘心只做一个乡野村夫?
既不甘心,便不可能一直隐姓埋名。
只要留下姓名,就一定会有蛛丝马迹……
可查大鹏的人那么多,有人查到点什么吗?
或是谁的思想与书里的人吻合……
这么久了,没有人查到,也没有人符合。
连那些死追着大鹏不放的儒学大家们都没有,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以前不愿意,或是怕承认,可现在好像已经无法继续安慰自己这就是一本虚构的书,供人消遣。
难不成真有人窥见了那段空白历史的一角,并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传达给大家?
所以……他们其实都是华夏子孙?
可这事太魔幻了……真的太怪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
皇上想稳住心神继续看后边的内容,可再往后一翻,除了一张看起来非常威严霸气的画外什么都没有了。
大秦一统六国,始皇威严霸气,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吗?
盯着画上的人,被那双眼睛注视着,让皇上有种被猛虎盯上的错觉。
好似下一秒他就会从画里出来……
皇上从书里抬起头,故事到这里结束,总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其实应该再翻到前边细看一遍的,可皇上的心情实在是太复杂了,心神杂乱,根本看不进去。
他突然很想听听其他人的看法。
坐在御书房完全没有心思批阅奏折,索性换了身衣服出宫去了。
心情复杂的可不只是皇上,所有看完的人心情都非常复杂。
年轻的学子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热情明显没有之前那么高,说话时眼中还带着茫然。
各书院的山长和夫子们也难得聚在一起,讨论这本书究竟是虚构还是真是那段空白历史的一部分。
如果真是那段消失的历史,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只是一本供人消遣的书这么简单了,得重新定义。
在场很多人其实都更倾向于这是空白历史上加了些虚构的东西进去,让剧情更紧凑,更跌宕起伏。
可事情非同小可,没有人敢轻易下定论。
可惜大鹏先生也不知躲到了什么地方,唉……
众人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以前皇上直接张贴皇榜问大鹏先生问题,当时还觉得皇上属实是过于冲动了些,这种行为不符合他的身份。
可现在看来,皇上那时才是真的明智。
张贴皇榜问了大鹏先生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换做现在,他就是把整个盛京都贴满皇榜大鹏也不见得会回他。
毕竟在天下人眼里,大鹏已经是个死人。
这时候跳出来,不是主动给那些坑她的人送台阶,然后再把脏水泼向自己吗?
她倒也没有这么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