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请帖(1/2)

“可是这种粮食有很多地方不适宜种植?”天和帝不解道。

“并不是, 这种土芋便是苦寒的地区也可生长, 但是我们并不能将生命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种粮食上,我曾经在一本杂书上看过,一个国家就是因为过度地依赖一种粮食,结果这种粮食发生了疫病, 当年以这种粮食占到所有粮食总量的七成, 结果就是因为这场对于粮食的疫病,这个国家的两成以上百姓没有粮食吃被饿死,另外有五成以上的百姓受不住饥饿,选择逃离自己的国家。”

这样的事件曾经真实的发生在曾经的她曾经的世界,大饥荒带来的结果便是大逃离和移民潮, 那些百姓被迫朝着新大陆转移, 进而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所以,即便是一种粮食的产量再高, 也不能选择让百姓全部种植这一种粮食, 而放弃其它的粮食不去种植, 最终必将酿成大祸。

很多时候, 还是要防患于未然的好。

"你说的有道理, 可是一旦百姓真的在种植后发现这种粮食的产量高, 能够让自己不再饿肚子,他们是不会放弃这种粮食,而选择地产量的其它作物的, 即便是朝廷下了明文的规定, 很多百姓还是为了能吃饱肚子, 不饿死,选择违反朝廷规定而挺难走险的。"天和帝皱眉道。

虽然他明白元嘉所说的危害之大,但是却更清楚的知道,粮食的诱惑力比任何金银财宝更令百姓心动。

有了粮食,才能活下去啊,才有资格去谈及其它。

"所以,我希望朝廷能够颁布政令激起百姓的对改良良种和农具的热情。"沈皎却是不忙,从容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从古至今,各种的粮食都是一直处于增产的进程中,这是百姓对于粮种的不断引进和改进,对农具的创新与改善,对比春秋战国,现在的产量无疑高出一大截,甚至是比前陈,大齐的粮食产量也要高出很多,这其中皇舅舅和大齐历代先皇休养生息,体恤百姓的政策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但是也和百姓的自己的创造分不开。”

“所以,只要皇舅舅颁布大力嘉奖鼓励百姓对粮种和农具的改革,相信百姓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惊喜。”

“而且大齐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发展农业是根本,也是最符合国策的,元嘉私以为这样做,并没有影响到大齐的政策和根基。”

对于不动摇国本的政策,只要是对得,在她看来施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天和帝沉吟了许久,对着沈皎道:“你这是要鼓励发展农事,民乃立国之本,却是需要重视和发展。关于此事,你拟一个奏章上来。”

“是,元嘉领命。”沈皎高兴地领命道。她知道,天和帝同意了让她拟奏章,就是基本上同意了她的建议,剩下的具体的实行就是天和帝和内阁以及六部商讨的结果了。

之后,沈皎和天和帝接着对此事的奖励措施细聊后,又叙了会儿话,便告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