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中, 天和帝自从打皇庄回来后, 就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胡喜看着天和帝连晚膳都不传,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很是担忧。正当胡喜想要出声劝导的时候,天和帝的声音却突然想了起来。
“胡喜, 你燕王还能改变对元嘉的态度吗?”天和帝像是问胡喜, 也像是在自言自语,逼问自己一样。
“奴才觉得燕王便是做得在不对,元嘉郡主心胸宽广,也会宽待燕王殿下,不会和他计较。”胡喜笑着道, 他是奴才, 没有资格评价主子,特别是两位同是亲王位分的人。
这个回答并没有正面回应天和帝的问题, 但是天和帝并没有生气, 反而是感慨道:“你说得对, 元嘉知道朕的心思, 即便是燕王做得再出格, 也不会为了一己私怨, 破坏朕的想要的局面。太懂事的孩子容易吃亏啊!”
对于天和帝的感慨,作为多年跟在天和帝身边的胡喜,只是明白天和帝的心思, 更是明白此时应该说什么话:“元嘉郡主向来懂事, 体贴陛下, 相信郡主会明白陛下的难处的。”
要他说,他并不喜欢燕王。虽然燕王每次都对他示好,态度不错,但是这些太好太过于刻意。他本就是个奴才,明白自己的身份,他唯一的用处就是在他是天和帝御前总管的身份上了。处在他这个位置,他最是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若是有一天他和哪个皇子走得近了,最先动手的不是别人,而只会是他的主子天和帝。
比起拉拢,他更愿意和这位燕王保持距离,他可不想被当作夺嫡的工具,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和元嘉郡主相处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元嘉郡主是陛下的心腹,不涉及夺嫡之争。元嘉郡主又是他看着长大的,待他又好,他的心自然是偏向元嘉郡主的。
“你说的对,元嘉是个好孩子,她会为了朕忍了燕王,好孩子是容易吃亏,可是朕也不能让好孩子一直吃亏下去,朕也舍不得。”天和帝说着自己的心理话,这些年,燕王挑衅元嘉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元嘉看在他的面子上一直没有动手。若不然,依照元嘉的手段,如今的燕王哪里还能站立在朝堂之上。
但是他也不可能为了燕王,一直委屈元嘉。比起燕王,还是元嘉更重要。
正当胡喜等着天和帝接下来的问话后,却没有想到天和帝对着胡喜问出一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问题:“这两日太子批阅的奏本可送来了?”
胡喜一愣后,赶紧回过神来,对着天和帝回禀道:“陛下,太子殿下每日批阅的奏本都会送来,这几日自然也是一样。”
说完后,胡喜赶紧将太子批阅的奏本找出来,呈给天和帝。这些年,天和帝给太子的权力越大,很多权力和奏本都逐渐放手给太子。而太子也是一如既往,没有任何的骄矜自大,每日都将重要的奏本送过来呈给天和帝批阅,并不越权。
天和帝翻看着太子送来的奏本。并不是呈给太子的所有奏本都会送到他这里来,只要超过了太子权限的大事,太子才会呈给他批阅,并不越权,擅自做主。并且在呈给他的奏本上也附上自己对此事的处理意见。
“太子在朝政的处理上越发娴熟稳重了。”看着上面太子附上的意见,天和帝感慨道。太子现在越发进益,处理朝政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他该教的该磨练的也都差不多了,将朝政交给太子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太子已经成熟,那么磨刀石的作用也就没有了,也该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