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论如何包藏祸心,皆需外裹金缕玉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便是此意。即便看上去不是很美,也需面子上过得去。
表面上,太皇董太后,诏问少帝,欲封贵子为勃海王。乃出一片呵护之心。亦是宗法所依。又“外举不避仇”,徵徐璆为勃海国相。此诏一出,满朝文武,交口称赞。太皇窦太后及少帝皆无异议。何太后亦难节外生枝,唯有默许。
实则,董太皇暗藏私心。先行寻金市十位子钱家,共出大钱十亿,合质勃海七城。并得勃海七城,各级人事任免大权。便是国相徐璆,只需子钱家合议罢免,太皇董太后亦需想方设法,达成所愿。
正因宝钞限量惜售。蓟王才分发:“楼钞”、“布钞”、“器钞”、“畜钞”、“盐钞”、“谷钞”以为补充。并与“通钞”、“宝钞”,合称“蓟钞”。
一言蔽之。琉璃宝钞无法自行兑换,唯赀库对外发售。且还有极高的指向性:多奉禁中。普通权贵,平生罕见。此次封君县主质押汤邑,洛阳子钱家以足额琉璃宝钞支付,引无数权贵艳羡。便是董太皇亦不能免俗。更何况市价已炒到十倍。
先后有桓帝五县主、灵帝公主、舞阳君及勃海王,质押食邑,得宝钞琉璃。不费一兵一卒,计十四县落入“子钱家”之手。得来不费吹灰之力。须知,蓟王种田二十载,方得二十七县。掐头去尾,不出月余,便赚来十四县。何其……暴利。
或有人问:租期不过十载,终归无自家封邑得利长久。
且不说,高祖起于布衣,奋剑豪取天下,“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称‘熹平石经’。”
“已是十一年前旧事。”郭嘉言道:“明廷可知棠谿典下落。”
“未知也。”宋奇言道:“只闻坐蔡邕髡钳流徙之罪而免官。其人下落,不得而知。”
郭嘉笑道:“明廷安坐,待郭嘉前去打探一二。”
“不可!”宋奇急忙劝阻:“只闻其名,不知其人。且棠谿匠人,据城自守,善恶难辨。此去不啻自投虎穴,智者不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郭嘉言道:“若能收归己用,何须再从南阳贩来兵甲。与我有大利。”
“某愿同往。”龚都抱拳道:“明廷安心,定护掾史(郭嘉)周全。”
“如此……”宋奇言道:“当速去速回。”
“喏。”二人领命而去。
棠谿亭在吴房县西北百里,有棠谿城。棠谿、冶炉、合伯三城,皆位于棠谿谷地,背靠冥山铁矿。“十里棠谿,十里城”,“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所铸“棠谿之剑,天下之铦也”。
郭嘉乘宋奇安车,朝发夕至,抵达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