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二章(2/2)

次日一大早,子绪便拿到了两块玉牌,迫不及待的要出府,江氏五兄弟立刻安排而来马车在外府门口候着。子绪出了府门就傻眼了。

一辆挂着江夏王府提灯的华丽雕花马车,一名车夫,两名小厮,马车还有站着五名江氏带刀护卫,正垂首而立等着自己。

子绪跟他们费力半天的口舌,终于说动他们将马车改成了骑马,又让五名护卫穿上了便衣,只在后面悄悄跟着。

出了王府所在的宁安街,进入京城繁华市街之后,子绪便将马停在路边,步行去了三问书屋。

“子绪,你可来了,我前天得到一本书,正想着推荐给你看。”一进书屋,张瑞便迎上来。

“什么书?”子绪被他拉着,往书屋里走,坐到一个角落后,张瑞便去拿书给他看。

“这是以前一个中过举人的学士写的,里面都是如何写文的摘要,和秋试场面,以及秋试时的注意事项,我已经看完了,你拿去看吧。”

子绪拿在手里翻了翻,若是以前,他也会将这类参考书视为珍宝,可如今上面写的摘要,跟宋先生教的一比较,简直可以评价为幼稚,至于秋试场面,宋先生也偶尔跟自己提过,毕竟他是做过监考官的人。但又不想驳了他的面子,便收起书,笑着说:“多谢张大哥。”

张瑞一嗨:“谢什么,这几日我还认识了一位三年前考过秋试没过的前辈,他答应后一起吃饭,顺便向他请教一下考试的经验,你能来么,一起听听?”

看子绪犹豫了一下,张瑞马上又说到:“来不了也没事,你什么时候再来,我再传授给你,一样的。”

苏先生端着茶盘走过来:“子绪又来啦,来喝口热茶吧。”

子绪起身接过茶水,赶忙道谢:“谢苏先生!”

“张大哥,我今日来是想问你,要不要去风满楼,我有两快翰林院玉牌,正好你我可以一起去”

张瑞和苏先生顿时石化了,好久张瑞才回过神来来:“你说......真的?!”

子绪不太好意思,将玉牌拿出来,递给张瑞一块,细细的玉牌上,刻着翰林院几个字,苏先生先接过来,看了一会儿:“的确翰林院发的是,我年轻那会儿一位朋友,他曾有一块,借给我用过。”

又抱拳对子绪一礼道:“竟不知柳公子也是世家公子,以前苏某多有冒犯,还望公子担待。”

“不,不,只是恰好教我读书的先生在翰林院说的上话,帮忙弄了两块而已。”子绪赶忙解释道。

张瑞接过玉牌,紧握在手中,热泪盈眶:“我张瑞何德何能今生能遇上子绪贤弟,大恩不言谢。”

“别别,张大哥遇到好的书册,不也想着给子绪看么。”

“好了,好了,二位快去吧,能进风满楼,基本上半条腿跨入仕途了,等你二位以后发达了,被忘记小老儿就行。”苏先生催着两人。

“那,那今日要抄书......”张瑞有些为难道。

“还抄什么书,抓紧学习才是要紧,快去吧,快去吧。”

两人拿着玉牌,顺利的进入风满楼,而后就被扑面庄严的之风而来的震撼到了,大厅正悬挂着孔子画像,进来的书生皆行礼叩拜。

墙上更是挂满了圣言名句,还有一整面墙上是历届殿试三甲留下的诗赋,子绪在上面仔细找了找,竟找到了宋离的名字,内心立刻对着面墙上写的名字,充满了敬畏。

在往里走,便是辩论场,子绪同张瑞两人走了进去,拉开门便看到一众白袍书生席地而坐,他们皆望着台上正在辩论的两名书生。

台上正中央的墙上挂着条幅:行赏忠厚之至论。

正是宋先生给自己留下的那道课业论题,台上两名书生也正围绕着这个论题在各抒己见。子绪和张瑞找到一个角落坐下认真听了起来,旁观的书生们,又默默趴地上奋笔疾书的,有交头接耳议论的,有点头称赞,摇头否认的,但更多的是指着台上一名叫文公子的书生啧啧称赞的。

子绪和张瑞听了一会儿后都开始自惭形秽起来,开始特别是子绪,耳朵根都开始发热,他终于知道昨日宋先生为何那般说他的,相比着台上两人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般的唇枪舌战,自己那点学识简直是孤陋寡闻。自己花了几天时间,翻阅了十几本书写出来的一篇策论文,在台上两人的三言两语间就被驳的体无完肤。

子绪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就是一只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井底之蛙。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