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白露的蛋糕足足做了有三个时辰, 案板上摆的也不多, 约莫有三十几个,一家人是一边吃, 一边做,到最后也没剩下多少。
江父和江母对于自家闺女这次做的东西,那是赞不绝口,他们老了, 牙口不好, 就喜欢吃点软的。
鸡蛋糕还是刚熟的时候最好吃,可是家里的人都要晚上才能回来, 她就把剩下的蛋糕都给放起来了。
江白露还打算下午接着做腊肉,中午的饭食就将就着简单吃点,于是她就做了一道大烩菜,江母焖的米饭。
大烩菜, 虽然简单,但是手艺好的人做出来的那也是香极了,里面放上土豆块, 粉条,豆角, 再加入一些夏天晒好的金针,配料就是生抽, 盐, 姜葱, 酱油和花椒。
在三个小娃娃眼里, 这可比她们平日的伙食好多了,坐着自己的专属小板凳,端着江母盛的满满的小碗米饭,上面盖着香喷喷的大烩菜,她们大口大口地吃着,心想着,要是姑姑一直都在家就好了。
江白露之前教江母做包子的时候,就把家里的食材都买齐全了,酱油,生抽,花椒,料酒,啥都有,江母虽然舍得买菜,买肉,可是对于一个做了二十几年饭菜的人来说,做饭的习惯是很难改的,她喜欢少放油,肉菜都会把肉切成大块,也不会炒了再蒸,蒸了再炒这样麻烦的做法。
一对比,江白露随随便便做的菜对于江母来说都是难以超越的。
在江白露看来,满汉全席并不是传说,这大烩菜可不就是最简单的,身为一品御厨的她,少不了招待番邦使者,宫里的筵席更是时不时就会举办那么一两次,这就不仅仅是“好吃”一个要求了。
筵席,必要符合筵席的主题,若是皇上,太子娶亲,那做出来的筵席须得符合团团圆圆,百年好合的寓意,用的食材也得多加考虑;若是皇上祭天,太上皇驾崩,那宫里连着几日都不能轻易杀生,需得吃斋念佛,普渡先人。
不过,她的拿手好菜还是做鱼,只因鱼肉是主子最喜欢的肉类,所以她就好好研究了一番,大江南北所有的做法,都被她学了个遍,烹炸蒸煮,样样都可,想着,以后要是有空了,开一家全鱼宴的饭馆也并无不可。
江白露中午稍稍休息了一小会,江母拦着她不让她收拾厨房里的残余,她也就出来了,躺在床上,发现是真的睡不着,她也就不勉强自己了。
腊肉其实并不是她们皇城里的吃食,据说是从南方开辟的蛮荒之地传来,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这个做法她不是很熟练,只是飘香楼汇聚了来自罗国各地的厨子,有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凭着这一门手艺成了他们酒楼里的大师傅。
江白露有幸看他做过,而她自己也只上手做过一次罢了,好在,腊肉的做法不过几个步骤,就是不太熟练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中午她去了村里的超市,好的腊肉所用的乃是上好的五花肉,因为快要过节的缘故,超市里的猪肉都是这几天刚宰杀的,新鲜的很,江白露直接将超市里的五花肉要了一半。
熏好的腊肉可以炒成各式各样的菜,像菜花炒腊肉,萝卜干炒腊肉,腊肉蒸芋头,腊肉焖饭……
所以,她想着腊肉可以多做一些,这个耐保存,味道也好,等熏好了可以拿给村里的人家尝一尝,一家半块长条腊肉她还是给得起的。
昨夜里,她都要睡了,江母敲开了她的房门,给她塞了五十块钱,铺子里的生意很好,她走了差不多半个月,家里挣了不少钱,但铺子现在请的人也多,每个人分到手也就一天十块钱,这五十块钱是三哥让江母塞给自家妹子的。
半个月,给妹子五十块钱,在江修远看来一点也不多,可对于江白露来说,她可是一点活儿都没干。
给村里人送腊肉,一是为了表示对村里人的感谢,她和夫君去部队的时候,他们都把家里唯一有营养的东西都拿来了,可见对她还是好的;这第二呢,自是为了家里人做生意更方便些,俗话说,谁也不欠谁的,可自家开了铺子,挣了钱,帮帮村里也不是不可以,听江母昨天的话音儿,三哥还想开分店。
生意越来越大,总不能不请人,要她说啊,西乡村的人知根知底的,既老实又能干,都没什么谈贪心眼儿,请他们做工可比镇上的人好许多呢!
上好的五花三层肉,先将猪肉皮上残存的皮毛刮干净,而后切成大拇指宽度的长条,她找了些竹签,在上面扎了一些小眼,利于进味。
她拿了一些花椒,将其炒热后,再加入盐翻炒,而后倒出晾凉,将切好的猪肉长条用花椒,盐,少许白糖揉搓,找了一个干净的陶器盆,江白露把揉搓好的猪肉条皮向下,肉向上放置,江母也在旁边跟着帮忙。
最后,江白露把剩下的一块长条猪肉皮向上,肉向下放置,再用重物压上,此时是冬天,需要两天翻一次,腌制大约三五天,才可取出。
把肉盖好,江白露和江母两人把三个陶器放到了厨房的角落处,忙活了一个下午,江母还不知道自家闺女买这么多肉,在上面揉搓这么多盐到底是想做些啥。
江白露没有把自己做肉送人的想法告诉江母,这件事儿说不定会在家里掀起轩然大波,她还是等到腊肉做好了,再说服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