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盛传的一首诗正好佐证了这种说法,“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生获泉布。”
流传至今,豆腐也被后人研究出了许多做法,不论是蒸炒还是凉拌,都可算的上是一道佳品。
她们罗国向来喜欢咸菜味的豆腐脑,她小时也经常在路边的摊子上喝上那么一碗,直到随祖父去了南方,她才知这豆腐脑也可做甜食。
想起它细嫩,柔软和润滑的口感,她便径直走过去要了一份,摊主蒸热豆腐脑,浇上早已准备好的卤汁儿,加上蒜泥,辣椒油,撒上葱,香菜和榨菜,就算完成了。
一份大概是家里娃娃们用的碗这么大,小摊边上有那么两张桌子,可都挤满了人,无奈,她只好站在墙根边上吃。
说实话,这个摊主的手艺真没话说,豆腐脑洁白明亮,吃起来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着实诱人。
这一份能有多少,还没两三口就吃完了,可摊主这一份豆腐脑就要八角钱呢,摊上能有这么多人,也多亏了他这一门好手艺了。
江白露吃得心满意足,她付了钱,又买了三份,家里人确实多,可这一人一份也太多了些,她还是少买一些让他们尝尝就好。
逛完了,她的心里就有了主意,街上不过就两家小吃店,生意红火,味道够香够正,要是让村长儿媳妇来卖小吃的话,肉夹馍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她活了这么多年,也把自己的口味摸了个清清楚楚,喜欢吃红肉,不喜肥肉,喜欢浓郁的汤汁而,不喜干巴巴的烧饼。
红烧肉也可算是一道正正经经的大菜了,香气逼人的汤汁儿,层次分明,炖的软糯的肉块,肥而不腻,混杂着桂皮,八角独特的中药味道,不论是配着米饭,还是馒头,烧饼,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说做就做,她麻溜地回了铺子里,把手里拎的豆腐脑让她们分着吃掉,店里人多口杂的,她叫上三哥去了后厨,把自己心里的小算盘给说了个明明白白。
西乡村的大队长,村里没一个人不感谢他,他就是西乡村的指路灯,时不时就组织村民学习,每个星期的报纸都是他老人家自己掏腰包买来给大家伙儿传着看,要是没有他,她们西乡村现在也不会一天比一天好。
上次的旱灾对西乡村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大家都担心熬不过这个冬天,可队长带着大家伙儿在镇上找工作,给上级报告村里的受灾情况,这才给大家伙儿拨下来一批粮食,缓解了燃眉之急。
对于小妹的打算,三哥举双手赞成,他们家里的情况比村里人真的是好了不少,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西乡村是他们后半辈子的根,刚搬到这里来的时候,大家对他们都不熟悉,可还是会经常接济他们这一大家子。
要是能让村里人都跟着富起来,他们做梦都会笑醒的。
不过,这件事确实牵扯到很多问题,队长媳妇人不错,她应该是不会拒绝这个提议的,可是关键在于钱的问题,小摊成本不高,但做肉夹馍需要的食材还是比较多的,并且需要加入一些药材。其次,就是手艺的问题了,小妹的出发点是好的,可平白无故就给她们这个方子,还要一点一点教,他们总不能只出力气不干活儿啊。
这个,还是当面和队长一家人谈才好。
※※※※※※※※※※※※※※※※※※※※
困,困,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