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抢劫(2/2)

按照这些地图,再沿途测量准确的经纬点,那么这么地图的比例就能调整好。

所以这次绘制地图,不需要太细致,只要掌握基本的路线就好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了,谁让打了人家,杀了对方超过三万人呢!

而在忽鲁谟斯,内监一个个雀跃地清点着原本属于帖木儿国的财货,那些羊毛,地毯,帐篷现在全部变成了大明的战利品。

更主要的是,还有无数的黄金。

仅仅在交易点一地,清点出来的黄金就超过了十万两,这是足足三吨黄金有余。

他们原本是要跟大明来进行贸易的,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仅仅因为阻拦了大明的军队进入海湾,军队就被打散,黄金财货全部被抢走。

现在,他们还没有得到大明的货物,一个个商人如丧考妣。

不过,能跟大明做生意的都不是普通商人,这里已经被帖木儿国的大部落垄断,小商人根本进不来,只能选择跟大势力来合作。

所以即使抢了这些财货,朱瞻基的心里也没有半点愧疚。

从柯枝出发的时候,舰队的商船就空了几十艘,印度那里大明需要的货物不多,几十船的货物换回的是两船的金银,但是现在,这些空船全部被装满了。

那些码头的搬运工们,在火枪口下死了十几个人之后,一个个只能老老实实地搬货。

在羽林卫学的士兵回来之前,朱瞻基也不急。用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才将如山的棉花,丝麻,羊毛等装上船。

这个时候,舰队里面除了朱瞻基的一艘备用旗舰,其他的船上全部装满了货。

朱瞻基让人留下了两艘船的棉花,其他的船只,则准备返回大明了。

除了装船,朱瞻基也派出了少量的舰队,对逃跑的埃米尔进行了追击,但是沿着海湾转了一圈,只发现了他们丢弃烧掉的船只,人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但是大明舰队也没有跑空,他们搜寻了一大圈,只要发现超过八百石的大船,全部点火烧毁。

他们不知道烧掉了多少船,让整个波斯湾沿岸的部落,一个个敢怒不敢言,全部回到了原始社会。

大船的建造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制造大船的木材,最傻都要阴干三年以上。

大明军队这把火一烧,在两三年的时间内,不怕他们又造出大量的战舰。

对于上岸追击敌人,朱瞻基没有兴趣,这件事还是留给朱棣以后来干吧!

更何况,现在的帖木儿国虽然四分五裂,但是他们的士兵战斗力非常强,如果大明人的手里没有火枪,一对一恐怕还不是对手。

朱瞻基要是在陆地上发起战争,即便是能打胜仗,过程也将是艰难的。

他现在身边人手不多,有损失了心疼的也算他,还不会让朱棣开心。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让别人去做吧。

只要能绘制南方的地图,回去给朱棣交差,回去了就是大功。

当派出去的三千人陆续回来,朱瞻基故意当着赛夫丁的面表示,道途险阻,发兵困难,不准备去打帖木儿国了。

这个时候,赛夫丁真要哭了。

他一直希望大明能够跟沙哈鲁打一场,将对方打怕,不敢南下。

但是现在大明不打,等大明一走,倒霉的就是他了。

朱瞻基当然懒得管他,反正他们是一个民族,沙哈鲁总不会杀了他,无非是问他要点财货。

他们这次跟大明的交易又要大赚一笔,就是全部交给沙哈鲁,也不会伤筋动骨。

朱瞻基不是没有想过也劫掠他们一番,但是想想还是不能这么做。

首先,大明以后征伐帖木儿,在南方需要这样一个据点。如果这里什么都没有了,以后大批大明士兵来了,后勤都是大问题。

其次,还是一个国家形象问题,大明这个天朝上国,总不能摆出强盗做风,这对以后的统治,管理,制定国际规则,都非常不利。

何况,抢一次就会引发百年仇恨,还不如留着慢慢赚他们的钱。

郑和这段时间一直没有闲下,不过他的精力并没有放在应对帖木儿人身上,而是放在了海峡对岸的阿拉伯半岛上。

这块土地上大部分都是沙漠,只有少数的山地和绿洲。所以不管是马穆鲁克王朝,还是奥斯曼王国,包括帖木儿国与现在占领巴格达的黑羊王朝,他们都对这里没有任何兴趣。

在半岛的西北部,如今还属于马穆鲁克王朝。但是西南部,依旧是一个个小部落组成,他们在沙漠中的绿洲上艰难生存。

郑和趁着大军驻守在忽鲁谟斯,也到了对岸各个部落之间了解情况,像曾经的陈诚和马欢一样写一本西域各国概况。

朱瞻基对他并没有约束,反而很支持他的行动,因为现在的大明,就是缺乏对外界的了解。

在数千年来,华夏因为富饶的土地,一直偏安一隅,从来没有向外界发展过。

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小的可怜。

抛开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华人对世界的影响力,实际上微乎其微。

在世界公认的对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帝国里面,从来都没有东方帝国的名字。在这方面,不要说跟蒙元帝国相比,就是跟小小的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相比,也大有不如。

华人为什么在南洋站在最上层还一直被欺负,后世为什么华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受待见,这都是因为文明的影响力从来没有被接受过。

儒家在东方是立国之本,但是抛开少数几个东亚国家,有谁知道什么是儒?

后世国家强盛以后,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东方文化融入世界,但是举步维艰。相反,因为经济发展起来了,占便宜的人倒是不少。

朱瞻基想要推动全球殖民,让华人占据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光是打打杀杀是不够的,更主要是推动东方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力。

如果后世的不管白人,黑人,都能遵循东方的那一套行为准则,这才是最大的成功。

四月的波斯湾已经炎热无比,特别是船上更是闷热。

朱瞻基平日都不会待在船舱里,特意在三层甲板上建了一个凉亭,在这里面办公。

“今日从当地又招收了四百人工,专门打磨炮弹。但是这里的石匠都是生手,炮弹的生产至今还没有补足需要。微臣已经下令征召更多的人手,加快打磨炮弹的速度。”

一场海战,就把大明准备的炮弹打出去了三分之二。如今的炮弹打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专门的机械,几乎全部靠人工。

在大明这件事并不难办,有专门的石匠,一个学徒用凿子凿出大致的形状,一个老石匠打磨,两个人一天就能生产四个合格炮弹。

但是到了这里,一人一天连一个合格的都难以生产出来。

黄渊一开始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导致了现在效率缓慢。

朱瞻基却并没有怪他,开口说道:“这个问题我一开始也疏忽了,当时只想到要备足火药,只想着石头到处都是,随便找一些人就能造出来。既然需要一段时间来打磨炮弹,那么我就让郑和率领一支舰队去天方吧……”

“给他们半个月的时间就够了,半个月内,一定能够补足炮弹。”

朱瞻基最近也被一帮大食人烦的有些火大,他们大多是想借用大明的力量,灭了黑羊王朝,把巴格达收复了还给阿拉伯人。

但是这件事朱瞻基当然不会同意,黑羊王朝现在跟帖木儿国正在闹矛盾,敌人的敌人,暂时留着是最好的。

没有足够的好处,大明才不会动刀兵。

至于说这里的石油,现在连内燃机都没有,石油有个屁用啊。朱瞻基到老都不知道能不能生产出合格的内燃机,这些问题他大不了以后记在遗书里,让子孙后代警醒一点就好了。

还有那个苏伊士运河的问题,他也根本没有想要开通,宁愿让大明舰队绕过整个非洲去欧洲。

如果开通了苏伊士运河,那大明占领了南非一带,不是就没有商人愿意走了嘛!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