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颂云明白说道:“王乔一案牵涉不明,若要追查务必要谨慎小心。和襄本就是解阳县秀才出身,你们都觉得他不堪胜任,那翻过来想想,暗杀王乔的人是否也这么想。如果是,那和襄就是合适的监察官。”
阜宁见状赶紧圆场道:“和公子息怒,崔奕这是……这是担心和举子。查案本就凶险,正因为和举子是和公子的弟弟,实在不敢不考量万全而后谋。”
顾颂云道:“不必担心,顾某说了,此事顾某做保,案子一定要破,成不了事你们再罚和襄就是。”
阜宁慌地赶紧看和胤,见他表情平淡方才稍稍安心,说道:“不敢不敢,下官秉承用人不疑原则,案子调查期间绝对信任。”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顾颂云板上钉钉道:“明天请虞城府衙准备好现有的案卷,以便我们尽快着手查案。”
“是是是,下官一定把案卷都准备齐全,送到府上。”
回到府里已是半下午,一进门就有个小厮上前惊喜地喊了声公子。
和襄定睛一看,高兴地说:“和源儿!你什么时候来的?”
和源儿神色肃整向和胤行了个大礼,道:“见过和公子。”
和胤点头,问道:“你就是和源儿呀,之前都是你在照顾本公子的弟弟?”
和源儿应道:“回公子话,正是小的一直伺候在我家公子左右。”
“你家公子?好啊,是个忠仆。”和胤赞赏着,往正堂走,“果然比上午那个小厮顺眼多了。”
和襄愣住了,片刻后才明白,所谓的那个小厮是指星斗。
晚上和胤当着和襄的面,专门把和源儿叫到跟前,闲聊似的询问这一两年来伺候的情况。
和襄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事先不曾听哥哥说要问旧事,生怕和源儿老老实实,把不该说的都说了。好在和源儿避重就轻,说的都是无关痛痒的日常琐事。
亥时二刻,天色深得很了,和胤才打住话头,道:“和源儿,今天你先回去,告诉越文七,就说明日请他和他的徒弟们在家里等着,本公子亲自去接他们,不许他们提前跑出去。”
趁着和胤去安排马车,和襄心虚地说:“和源儿,多谢你替我周全。”
和源儿自然明白话里的意思,道:“二公子要是知道了实情,肯定会打断我的腿,然后再把我赶走的吧。”
和襄先是感到窘迫,随后说道:“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受罪的。我会找机会,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哥哥。”
和源儿想了想,这时和胤回来了,主仆不便再说下去。和源儿朝着和胤又作揖道:“和源儿这就回去传话,让越道长在家好好待着,恭候公子驾临。”
和胤挥手道:“去吧。”
和源儿躬了个身,有对和襄行了礼道:“公子,我去了。”
和胤看着和源儿跑远的背影,道:“是个让人放心的小厮,果然是你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