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开了大明的一个恶例。
“虽然不可能,但你还是要想尽办法的接近他们,最好能在建虏的允许下,亲自和他们见面,向他们两人传递消息,告诉他们,但使他们能幡然醒悟,朝廷必既往不咎,接纳他们的归来。”朱慈烺道。
袁枢长长吸了一口气:“殿下的意思是……”
因为早有所预料,所以他并不是太惊讶--太子当日在朝堂上提出,要用阿巴泰换回洪承畴和祖大寿的建议,坊间传的很多,袁枢自然也是知道的。
朱慈烺看着他,缓缓道:“这就是你此次出使的秘密任务!马绍瑜是主使,很多事不方便,而且他本人也不是刚毅机变的性子,和洪承畴和祖大寿也没有故交,因此这个任务只能交给你。纵使洪承畴和祖大寿不能再回归,但却也不能由着他们向建虏提供我大明的军国情报,如果两人尚有良知,得到消息,必然会收敛,如果两人一意数典忘祖,助纣为虐,你则想办法在沈阳散播流言,说此二人有反正之意,不管黄太吉信不信,只要能引起黄太吉的疑心,不敢重用二人就足够了。”
袁枢明白了,同时更明白这个任务的凶险,不同于使者的谈判角色,他这是要去当“细作”了,这个时代,细作被抓到必死无疑,纵使他有副使的身份当掩护,可一旦失败败露,建虏怕也不会放过他的。
“这个任务,你能接下来吗?”朱慈烺深深望着袁枢。
任务凶险,强迫没有大效果,非袁枢本人愿意不可。
袁枢撩袍跪倒,行礼,毅然道:“臣愿意。”
这一刻,父亲袁可立的血液在胸膛里,多罗贝勒阿巴泰本人更是被明人生擒活捉,创下了自努尔哈赤建政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惊骇。
怎么可能?这一定不是真的!
喧闹沸腾之中,不好的消息却是连续传来,等到豫郡王多铎率领的征明大军出现在沈阳城下,但却没有带回往次入塞的丰硕成果时,那些不肯相信的顽固者终于不得不低下了头。
对于多铎的无功而返和损兵折将,黄太吉非常恼怒,原本他对此次入塞抱持了很大的希望,认为松锦之战之后,明军九边精锐尽失,明军已经没有实力和大清抗衡,即便明太子在开封击溃了李自成的流贼,好像是有振作的迹象,但黄太吉也不觉得他们能抵抗住大清的铁骑,要知道,兵不是一日就可以练成的,大清十几年大军那都是历经多年,从尸山血海里闯出来的,明太子的新练之兵或许能击退李自成的乌合之众,但绝对不会是大清精锐的对手。
另外,明太子在开封的胜利也让黄太吉的心生警惕,他觉得不能放任明太子茁壮成长,必须给予明太子重大打击,以免明太子最后变成大清的强劲对手,也因此,黄太吉改变了最初的打算,没有用阿巴泰,而是用多铎为征明大将军,原以为以多铎的军略和经验,加上十万大清精锐,足以横扫明国京畿,直下江南,但万万没有想到,多铎统帅的大军,竟然连明国京畿都没有进入。
黄太吉如何能不怒?
</tent>
崇祯十五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