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1/2)

爆竹声声在洛阳城内处处作响,漫天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璀璨的火映照下,是京邑之中的繁盛夜景。

去年由于国丧的原因,又在禁娱期,中秋节庆基本停罢,对此,士民人心中就算谈不上怨气,多少有些遗憾,中秋毕竟是大汉帝国五大节,也是大汉士民百姓一年终少有能放松的日子,很受欢迎,官方民间都很重视。

(元夕、嘉庆、端午、中秋、冬至,为大汉五大佳节,君臣共庆,举国同欢)

去岁有多遗憾,今秋就有些喜悦,再加上这是新皇登基后

再加上,今科制举也在中秋之前完成考试、阅卷、录取,又添一份喜庆,刘旸还决定于乾元殿上钦点状元。

宫墙之间,被灯光映得透亮的乾元殿,有如一座水晶宫,漆黑的夜色也难以掩盖其闪耀的光芒。比起市井间的喧嚣,这里同样热闹,只不过多了几分森严宫规的约束,在座的也都是大汉的权贵阶层,最次也是帝国精英,都是高素质群体,遵从礼法、循规蹈矩也是最基本的行为认知。

盛大是其表,庄重是其礼,几百人的乐师团合奏宫廷雅乐,熟练地演奏着一场盛世长歌。这样的氛围,让所有人都不免陶醉其中,每个人的脸上也都带着喜悦而不失礼节的笑容。

便是高居龙床的刘旸也不免深受感染,这样的光景在开宝时代并不少见,只不过看风景的位置换了,他成为了那张至高权座上的独行者。刘旸试着去体会世祖皇帝在位时是何感受,但最终都是失败,他完全无法做到皇考的从容睥睨。

“宣新科进士入殿觐见!”伴着内侍郑元堪称浑厚的宣号声落,整个乾元殿间气氛陡转,所有宾客停杯放著,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殿门方向。

在权贵们或好奇、或玩味、或审视的目光下,205名新科进士,由内侍引导着,小心翼翼,毕恭毕敬步入乾元殿,踏上这座大汉最巍峨雄壮、富丽堂皇的宫殿地面。

由于时期上的特殊性,雍熙元年这一科参考的考生数量突破了4500人,可说是开国以来最多的一次。

同时,也是各科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经过严格审议、核准流程,报请刘旸批准之后,拟录进士共205人。

其中进士科自然是大头,计88人,明经18人,明法32人,史科15人,农科20人,医科12人,算科12人、工科8人。

比起往年的取录名额,提升了差不多五成,而从各科的录取人数来看,明法的地位在科举上已然巩固,重要性仅次于进士科,明经、史科则有自己的基本盘,出人意料的是农、医、算、工这四大专科科目,所录人数,同样打破了历史。

在开宝时代足足三十年的政治熏陶下,已经有很多读书人在学习、考举上选择农、医、算、工四科,毕竟竞争压力要相对小一些,左右都是籍以登科入仕的门槛。

不过,这个情况如今也发生变化了,因为聪明人实在太多了,持相同想法的人也太多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如今连四大工科也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当然,这种局面下,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在每一科录取刘多少工科进士,而是这种风潮背后,在大汉社会上,在读书人群体中,形成的新的治学之道、修身之理、为政之法。

虽然很多人的初衷,还是为了当官,为了有所作为而采取的逢迎办法,但形成规模之后,也几乎促进了一场思想变革。比如已经登陆洛阳的湘江学派,也算是这种思潮下的产物。

这大概是世祖皇帝给大汉子民留下的一桩不那么显耀的功德,他曾一度把务实之风注入骨子里了,甚至有过犹不及的情况,出现了许多只务实而不修德的官僚,至今为人所诟病。

当然,随着开宝时代的远去,世祖皇帝的压制力逐渐消失,一些反者,包括看不惯这种风潮的人,开始抬头了,直接抨击世祖之政他们不敢,但拐弯抹角、含沙射影,他们拿手得很。

本次秋举,就被盯上了,会考筹备阶段,就不断有官员提出,当压缩农、医、算、工四科的录取人数,甚至该取消。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开宝时代有不少贪官污吏都是这四科出身的人(虽然其他出身的人更多),同时四科之中,充斥着大量投机取巧、不修德行之人,这样的人是“小人”,只会败坏大汉优良正气之风,不适合为官,更不适合教育管理士民百姓

提出这些意见的,当然都是些传统儒道士,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四大专科实则是从他们碗里抢食,压缩着他们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到雍熙元年的今天,那些坚持传统、维护旧礼的老儒生、卫道士们,只在明经科有竞争力了,就这还得进行一些与时俱进的改变,就是史科,也不完全由他们把持。湘江学入京后,首先批的就是这一部分人……

而对他们在科举改制上的主张,皇帝刘旸的态度明确而坚决,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地予以否决。

刘旸只提了两点,其一敢违《祖训》乎?要知道,关于科考上的规定,尤其是取材办法与取材思想,是被世祖皇帝纳入到祖制宗法中的,如今大汉科考场上场外呈现的风貌,都在他制定的祖制中找到解释,今秋制举只是继续延续其制罢了。

其二,官员务于实而短德行,那就从这方面进行劝改,对官员之教育鞭策,本也是朝廷吏治的一部分。

至于官员犯了罪,不管是贪墨徇私也好,还是其他罪行也罢,自有大汉法制约束,有监察管理,从科举上动心思,就是南辕北辙,还背祖坏制,愚人之举。

乾元殿修得的确大气,用在宏伟、震撼的辞藻都难形容概其十一,至少就当下,在满殿宾客、侍者、卫士的情况下,一下子引进两百多名进士,依旧绰绰有余。

士子们依照次序鱼贯进殿,个个表情肃重,动作一板一眼,规矩是他们鱼跃龙门后的

或许与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那种年轻英俊的书生才子,在新科进士中几乎没有,如要寻找,或许得到京畿市井间的说书杂谈中去听了。

大汉的开科取士,一直都面临着一个“老龄化”的趋势,殿上这一科,也大概是历届以来“最老”的一科了,以三十岁以上为主,四十岁以上次之。

尤其是医、农、工这三门需要足够经验的科目,更不乏须发白者,面露沟壑、皮肤粗糙者就更失风采。郎中登科,农夫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