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华裳回了梅院,俞氏和季华英正就着井水清洗那日买回来的黄瓜和柿子。俞氏被掳在外的时候就在厨房帮工,季华英在司牧监虽然做的不是这些,却也锻炼得手脚麻利,两个人据说从早上折腾到现在,不到半日工夫,就堆了半墙高的菜都收拾出来了。
索性第二日才去马场,季华裳便用剩下的半日和她们一起忙乎,把黄豆煮软,柿子剥皮做成酱,再将黄瓜和白玉菇各自入坛腌了。到了晚间虽然没有忙完,三人累得筋疲力尽,倒也畅快。
临到歇息前,俞氏拉着季华裳的手,眼眶微红地道:“华裳,都是我不好,对不住你,他们推你去绣台赛,我想给你请个师傅指点一下都请不起,都是我没用。”
“母亲,手上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您现在请了也没用,何况这回的主评人是永乐王妃,乌啼城的师傅恐怕难入她的眼。”季华裳抚着俞氏的手背,轻声安慰着。
大概除了万家和几个大姓氏族,其余都难入曲茗薇的眼,一来是绣艺的新意、精良程度有别,二来曲茗薇这个人极重出身,能让她说好的,就算是个府里的丫鬟,她也要先挑出身好的。
季家这样的小门小户,季华秀的绣功除非能与万燕歌一较高下,否则根本入不得曲茗薇的眼。因此季华裳要见曲茗薇,却根本没想着在绣艺上下功夫。
“永乐王妃?”俞氏一惊,神情更加惋惜,“你要是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好了,得她一句称赞,将来婚事上能好上许多。”
“您就别想这些了,我现在在楚家做事挺好的,您看,日子不是一天天地好起来了么?”
“可是……我听你妹妹说,你在楚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最近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俞氏这两天一直想问,可一直没敢开口,迂回着问了几句才问到点子上。
“已经没事了,真的。华英她是太紧张我了,其实没什么大事儿。”季华裳连声安慰着俞氏。
事情并不算完全过去了,可是儿女在父母面前总要说自己过得好,他们才能放心。
她再三保证着,还说改日会从楚府带赏赐的点心回来给她们尝尝,俞氏听到她有赏赐,才算把心放下。
到马场的时候已近晌午,胡管事一早得了消息,特意给她留了午饭,她用过之后,他笑着把她迎到一处关着病马的马棚前。
“这两天好多了,医官来看过,说再观察几日应该就没事了。这一回多亏了季姑娘,医官还问,可不可以看下你最后调整过的方子。”
马场的方子一般有两份,一份是可以给外面的医官看的,有几位药材不全,而且不写用量,一份是给自己人看的,十分详尽,把能写的都写了。
“往常这样的事怎么办,便按规矩办吧。”季华裳不好私自做主,而且也相信楚家知道该如何保障自家的利益。
胡管事点了点头,带着些许小心开口:“季姑娘,那件事三爷已经交代下来了,和你没有关系,还严令底下的人都不许议论。那天小人说话不中听,你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