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生怕观众看不懂
可刚刚却被顾北上了一堂课。
每一届春晚的导演或许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尽量把每届春晚都办得有特色些,于是高科技用上了、五彩斑斓特技用上了,等等。
“小顾!”
可当晚的热闹劲儿一过,观众们还是感觉不满意,费心费力尽量办好晚会,可观众并不买账。
重新把第一届春节晚会拿出来再看,没有后来的高科技表现,也并非光怪陆离,连演员们的穿着打扮也都很朴素。
电视剧制作中心和文艺制作中心虽然依旧同属于文艺部管理,但实际上已经分家了。
站在观众的角度,顾北认为,春节晚会的导演好像一直没明白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
并非是大家期望值过高了,而相反是期望值越来越低。
呃
不对劲啊!!
黄一贺刚要说话,突然觉得哪出了问题。
顾北不等黄一贺把话说出口,便直接摆手把他给拦了回去。
这么算的话,洪敏生也算她的半个领导,再加上对方用台里的荣誉问题说事儿,她实在是没法拒绝。
扎心了,老铁!
黄一贺也犯过这个毛病,也造成了迄今为止,最为失败的一届春节晚会。
为什么后来的春晚,被观众认为一年不如一年,明明广大文艺工作者们已经竭尽全力,力求有所突破,甚至还请来了影视名导冯裤子来做春晚的导演,但还是不尽如人意。
黄一贺闻言,很想说上一句,可以暂时让别人接手,可他也知道,这话没法说。
再有就是,作为春节晚会策划者,似乎过分的想当然了,总想着把晚会办得高大上。
“小顾,找你来,就是为了今年春晚的事。”
而这几年春晚高大上的表现,确实让普通百姓难以接受,就连最贴近生活的语言类节目也变得不是那么生活化了,最后,总是加上一句口号。
因为艺术来自于生活,而如何回到生活却成了难题,这才是春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所在。
把握好雅俗共赏的尺度,再合理的呈现出来,这才是春节晚会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样的感觉,随着春节晚会一届一届的办下去,似乎很难再找回来了,其原因是当初晚会的内容都非常接地气,即使一些政治内容也与生活紧密相关,晚会生活化、生活晚会化,这才是艺术的魅力和生命所在。
普通老百姓要求的并不高,只要能让他们在大年夜,跟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看上一场春节晚会,他们就满足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现在的电视节目逐渐丰富起来,观众们的欣赏水平也渐渐的提高,还用以前的套路,已经没办法满足观众的要求了。
也就只能辛苦顾北了。
而且,对于“俗”的定义,似乎也出现了偏差,通俗艺术不能理解为低俗,只要不存在政治问题、色情问题,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就应该把这顿年夜饭开放式的贡献出来,太拘谨的艺术就不是艺术了。
上个礼拜,台里刚刚开会通过,要任命他为今年春节晚会的总导演,接到通知之后,黄一贺就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春晚的主调应该是通俗艺术和雅俗共赏两种特色并驾齐驱,高雅艺术不是不能有,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即可。
想要从中发现问题,但是除了报纸上提到过的没有新意之外,他实在是没察觉到还有其他的问题。
归根结底,这件事还得阮老太拿主意才行。
近两年的春节晚会,观众为什么不喜欢了
为此,黄一贺还把自己关在小放映厅里,从83年的第一届春节晚会开始,一直到去年的,通通看了一遍。
但观众们看了以后,始终难以忘怀,晚会结束的时候,所有人都恋恋不舍,甚至会有一种失落感。
可阮若霖都这么说了,顾北还能如何
唯有认命一途了。
听了顾北这一番话之后,黄一贺瞬间就被点醒了。
“黄导,既然是顾问,我就先给您提第一个建议,晚会确实要出新,但并不应该放在节目上,而是应该在形式上,今年的春晚,咱们可以尝试一下,选几个地方台合办。”
呃
顾北还等着阮若霖拒绝呢,没想到……
看到老头儿别别扭扭的样子,顾北笑了:“搬到工体就算声势大了,那您干脆把春晚搬到咱们国家的天南海北,这样岂不是更大”
往年都是十月份才开始运作的。
“春晚不在京城办了”
呃……
这老头儿显然没明白顾北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京城这里是主会场,咱们还可以选出来几个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