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在戴军长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之后,传达上级对于留守团的意见,他与军部警卫连的同志刚便离开。第六军各师主力分开离开汤原境内,各自为战,他们要统筹全军部署,就这样来来回回奔走。
有时离开,有时回到汤原。
密营木屋,会议室用帘子隔开。
冯志刚、吕三思、陆北三人在密谋商量,三人各有各的坐姿神态。
作为统筹负责三江地区境内抗日斗争的第六军参谋长冯志刚静静沉思,吕三思倒显得有些坐立不安,而陆北还在兴致匆匆诉说他的计划。
那是将留守团三个连分散,去周边各地活动,争取在集村并屯政策尚未完全部署之前,帮助地方农会、自卫队、游击队军事培训、思想教育,建立起行之有效地方长期斗争措施。
“我说,该如何分配兵力?”吕三思问。
“我全凭上级安排。”
陆北一副无所谓,留守团的战士都是经过组织思想教育的,无论谁率领都是一样的,谁都能驱使如臂,不存在上级牺牲就一哄而散。
两人将目光放在参谋长冯志刚身上,作为在场最高军事主官、最高政治委员,对于部队有绝对领导权的他,在沉吟片刻后,粗大的手指头落在地图上。
“一连由陆北带领,前往萝北、鹤岗一带活动。”
“二连由吕三思带领,在鹤立、桦川一带活动。”
“沿铁路及松花江间区域形成游击区,背靠小兴安岭余脉,把守住北上的通道。”
冯志刚说的很认真,特别是‘北上通道’几个字被他咬的很重,陆北顺着地图看去,萝北县东北部以黑龙江为界与苏俄交界,确实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第六军主力西征,留下一个团在汤原一带活动,除却本地抗日氛围浓郁,更多是可以穿过小兴安岭前往苏俄。抗联不少干部去过那边,对那边有一股迷之崇拜,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最靠近自己且无侵略恶意的势力,就是北边的毛子。
确定战略方向,紧接着陆北便马不停蹄地做各项准备工作,他不敢松懈,不敢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这是在与日寇‘治标治本’政策抢时间。
确定计划,冯志刚神秘兮兮跟陆北说了一些机密,是地委方面联络人的情报。
参谋长冯志刚一连三天召开全团大会,向全体指战员阐述分散活动的必要性,说明这是三江地区抗日斗争需求,也是第六军交给留守部队的重要任务之一。
向全体指战员下达要求,完成开辟小兴安岭南麓和三江平原交汇处游击区,发扬团结友爱精神,克服任何困难,做好野外长时间露营的心理准备。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每到一处便要宣传抗日救国政策,发动群众支援或参与抗日行动中来,团结各行各业人士,对于欺压群众的汉奸卖国贼要予以严惩。
······
战士们士气高涨听参谋长冯志刚进行思想大会,陆北依靠在一棵松树旁,嘴里叼着半截香烟。
前往鹤岗、萝北一带开辟游击区是否能够成功,他也没有信心,很大概率会失败,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若是成功,能够极大加强抗联的力量,但风险与收益很可能不成正比,甚至会亏损,百分之一的概率会成功。
若不争取那百分之一,那就连希望也没有,静静等待日寇增兵,从一个守备中队增加到一个大队,伪军从一个团增加到一个旅。
一个鬼头鬼脑的丫头从身后钻出来,手里拿着半截燃烧的树枝,凑到陆北嘴里半截香烟。陆北早就听见她的脚步声,只是懒得去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