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眼前的地狱,所有人小心翼翼进入桦树林,空气中弥漫的尸臭味道经久不散。
越往里走,桦树林中出现战斗痕迹。
陆北捡起地上一枚空弹壳,众人以侦察战术队形前进,缓慢向前搜索。
顺着林中战斗痕迹,前方有一处被毁于一旦的密营,半埋式木屋,上面覆盖杂草和苔藓伪装,只不过杂草和枯枝败叶已经被烧为白地。
燃烧殆尽的残垣断壁间,有几具烧焦的尸体,一口石块泥土搭建的土灶中,还有满满一锅的食物,以及两颗炖烂掉的头颅。
整个营地都被付之一炬,惨不忍睹。
陆北在周围侦察片刻,整个营地周围只有北面和东边有痕迹,在桦树林东边的草地上发现踩踏的脚印,这让他面色沉重。
“日本人直奔这里,好像知道这里是咱们的密营,讨伐队袭击时,他们没有任何防备,锅里还煮着食物。突然袭击,且目标明确。”
宋三诧异的问:“怎么会这样,哨兵呢?”
“我怎么知道?”
“是不是叛徒把敌人引来的?”
“调查完成确认之前,先不要下结论。”
走出桦树林,陆北用望远镜观察附近地势,在桦树林边的一棵大树树根上发现踩踏磨损的痕迹,抬头向上看去,在枝桠间搭建有一处瞭望平台。
将身上的步枪递给宋三,陆北踩着树干爬上去,瞭望台足有十余米高度,前方则是一望无际的荒原,半人高的芦苇草遮挡不住任何人,这里是最佳观察哨。
从日伪军讨伐队进攻的路线来看,哨兵应该能够看见。
当然,如果是夜晚的话,就另当别论,因为战士们缺少食盐和维生素,导致夜盲症极多。
陆北在瞭望台上寻找什么,发现树干上有子弹穿透的弹孔,跳下树,陆北在地上寻找到一处并不明显的血迹。
将弹壳丢下,陆北说:“哨兵死了。”
原因有很多,牺牲的战士有可能死于麻痹大意,也有可能死于做饭时未能消散炊烟,千里平原上很容易能看见,但从营地北面的杂乱脚印,还有掉落的弹壳,陆北断定有人可能逃出去。
陆北注视身前的桦树林:“继续向前侦察,让骑兵斥候沿森林边进行侦察,三人一组,别被狼给咬死了。”
“牺牲同志的尸体呢?”宋三问。
“要不咱们先把人埋了,都是自己同志。”
其他人也附和道:“入土为安。”
“团长,就一口气的工夫。”毛大饼准备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
陆北对此不支持:“你们要顾及死人,还是想救活人,自己选。前面有可能是被追到绝路的五师同志们,这里只有死尸,如果你们认为死人比活人重要,那就留下一个班。
我要的是精力充沛的士兵,不应该去挖坑浪费体力,为了死人成为死人,用脑袋瓜子想一想。”
闻言,战士们沉默下来,依依不舍看了眼被付之一炬的密营,选择执行命令。
沿着战斗过的痕迹向前搜索前进,这场战斗最起码已经是一个星期前,如果有活人,那也差不多饿死。
没空去埋葬牺牲的同志,陆北他们有更重要的工作。
在桦树林中走了整整一天,森林好像永远穿不过去,耳边传来潺潺溪水声,一条小溪蜿蜒在林中。陆北下令在此地休整,补充精力,他必须让战士们以最佳状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
侦察班的斥候主动散出去,现在用不着陆北安排,每个班的班长会协商轮流站岗巡逻。他们见识过宿营时缺乏充足岗哨和巡逻侦察的后果,这是用血的教训总结出的。
从腰间取下水壶,拔出软木塞子,陆北喝了两口。
“要喝水先烧开,不能喝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