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成功了,但没有完成预定目标,可以说失败。
陆北想起一句话‘即使中野打完了,也有其他部队过江解放全国’,但这是两码事,西征没有完成预定目标,部队遭遇包围损失惨重。
抗联啊~~~最是接受不了损失。
地委张书记分析现有局势说:“现在敌人已经知道咱们主力已经回到三江地区,势必开展巨大的‘讨伐’作战,这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我们队伍有几件重要工作需要解决,第一是如何保存实力,第二是如何应对新一轮敌军包围,第三是如何发展和扩大。”
张书记说了三个点,前两个点围绕‘活着’,第二个点是发展问题。
活不下来就没有发展,这是战争残酷的一面,是铁的法则。
一些人认为自‘西安事变’之后,全国抗日形势很好,东北地区的抗日形势也必将转好,应当保留实力,策应关内军队反攻,如西征这样的战略转移不应当采取。另一部分人认为吃了上顿没下顿,先饿不死再说其他。
指望关内军队出关收复失地,先算计算计能不能过中秋节再说。
说这话的是陆北,很快他就迎来一些人的反驳,比如那位苏军联络官先生,他极力反对抗联再一次西征,认为应当集中兵力占据一个或者两个县城,好接受苏方的援助。
“抗联必须接受苏方的帮助,也只有我们愿意帮助你们,这是必然的。如果能得到我们的帮助,东北抗日形势必将得到好转,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依靠我们苏方的帮助,自己收复国土。
你们只有依靠我们才能赢得胜利,关内是靠不住的,他们距离你们千里之遥,且两派内部关系很糟糕,不可能联合兵力向日本开战。”
陆北双臂撑在桌子上:“敢问联络官先生叫什么,你应该没有忘记自己的姓名吧,我指的是中国名字。”
“顾承宗。”那人眼神不善看向陆北。
“很高兴认识你,顾承宗联络官先生,请你不要干涉我们组织内部讨论,请给予另一个国家的兄弟阶级组织起码的尊重。”
顾承宗脸上青一阵紫一阵:“我是在向你们提供建议,你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我们的援助。”
“妈的,我很少说脏话,TMD你们敢给我们军事援助吗?”
“我来这里的工作之一就是视察情况,向远东军区汇报,帮助申请你们所需要的一切援助。”
“那好。”陆北微微一笑:“请问是物资援助还是军事援助,不应该是那种满世界淘换的,不带任何标识的东西吧?”
“陆北!”
一声大喝,参谋长冯志刚很生气瞪向他,后者别过头去。
几名领导都有些生气,一方面是生气虚无缥缈的援助,以及联络官简直是个傻子,还有他所高高在上的态度。几袋子磺胺粉收买不了他们,对方也无权干涉抗联内部决定。
顾承宗冷冰冰的说:“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驻莫斯科国际代表团已经撤离,上个月七月七日,日军进攻宛平县城,本月八月十三日,日军进攻上海。
你们关内已经战火纷飞,无暇顾及你们,现在你们是孤独的一群人,有可能你们的国家将会灭亡。”
“什么?”
“你说什么?”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地委代理书记张书记很生气的问道:“国际代表团什么时候撤离,现在关内情况如何?”
“暂且不知,我只是负责传达,并不得知具体情况。”对方依旧冷冰冰。
“国际代表团有什么传达吗?”
“暂且没有。”
“不可能!”
“绝不可能,这么大的事情,组织绝不可能没有通知我们。”
顾承宗站起身说:“该说的我已经传达到位,我只是联络官。”
随后,对方傲然离开会议室,身后跟着两名警卫员,瞧那两名警卫员的态度,大概也不是国人,而是苏方远东地区的华人,跟顾承宗一个德行。
“这~~~现在该怎么办?”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李兆林问。
冯书记分析道:“关内已经燃起战火,虽然日军很强大,但我们并非不能一战。首先是关内战争的强度,是如同一二八事变时,只限于一地,还是说战事扩大。
如果关内战争是区域性战争,咱们必将胜利,但如果是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极有可能是长期战争。”
“先不要管关内,摆在眼前的是我们抗联生死存亡间的问题。”
赵军长扯起嗓门说道:“王八蛋,毛子是摆明想控制咱们,用他们一点东西恨不得咱们把命也交给他们。大家不用管苏方的事情,先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
让他们送个信,TMD送了几个月,现在回头跟咱们说国际代表团撤离。”
“这明摆的事情,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软。”
“苏军会不会介入战争?”
“是啊,如果苏军介入战争,必定是极好的。”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个不停,大家发言踊跃,观点明确。
其实就是站队,陆北立场鲜明,坚决抗日斗争,坚决服从关内中央领导,坚决执行上级指示。
曹大荣看向陆北,默契地坚持这三个主张,参谋长冯志刚也坚持,极大多数人都支持‘三个坚持主张’,只有一少部分人,他们认为现阶段必须依靠苏方,以后的事情可以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