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水暖炉分厂。
虽然水暖炉厂属于轧钢厂的分厂,而且跟轧钢厂之间只隔着一堵墙,但是这时候的情况却是完全的不同。
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伴随着厂里广播甜甜的声音响起,轧钢厂的工人们完成了一天的劳作,成群结队的涌向了厂子的门口。
而在一墙之隔的水暖炉厂,厂房里的灯光全都亮起,里面的各种机器依然轰鸣,不断有人影晃动,有些零件被从仓库那边取出来运进厂房,也有些成品被一辆辆的小推车推进了库内。
为了让那些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老干部在这个冬天能感受到组织给予的温暖,水暖炉厂这边可以说是加班加点,人可以休息,但是机器不能停,两百多名员工可以说是三班倒,焊接调整组装。
作为仓库管理员的刘光天也是忙的顾不上喝一口水,不断的做着进库,出库的登记,甚至在数量和型号上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一遍遍的清点整理。
虽然天气已经开始凉爽起来,但是不断的进进出出跑来跑去,还是让刘光天的额头上沁满了汗水,他脖子上面搭着的那块毛巾也基本上湿透了,上面还沾满了灰尘和油腻。
不过这样的工作强度已经比他之前在轧钢厂那边做临时工轻松多了,那时候在锻造车间里面抡大锤,不管是工作的强度还是周围的工作环境,都比现在差远了。
厂房里面常年保持着40多度的高温,只要穿着衣服在里面,很快的就会湿透,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的工人都光着脊背或者是穿着背心。
而且抡大锤可是一个体力活,几乎是不间断的举起落下,每一下的力量还要均匀,每一下的落点还要准确,一天下来,成千上万下两个胳膊都跟不是自己的一样。
而现在,只要进进出出,写写算算,查查数罢了,跟那边一比,简直就是天堂。
“小刘,这边要50根四号钢管,这边是提货单,你赶快给处理一下。”
“光天同志,我们这边的两台炉子要进库。”
“我的那两箱零件准备好了没有?车间那边还等着呢。”
“孙大明啊,你在那里瞎嚷嚷什么呢?怎么也得有个先来后到?我的还没拿呢,你再等会儿。”
……
仓库这边几个人是乱糟糟的,七嘴八舌的在那里喊着。
“你别着急,马上马上。”
刘光天把手里的单子放下,拿着肩膀头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汗,顺手端起了桌子上的搪瓷缸子咕咚咕咚的灌了几口水,因为喝的比较急,搪瓷缸子里面的茶水,顺着他的左右嘴角哗哗的淌出来,把他衣服的前襟打湿了一片。
不过刘光天也顾不得这些,拿着袖子擦了一下嘴,接着又接过了门口人递过来的单子,跑进库房里面查点。
“宋哥,这是你们车间需要的50根四号钢管,你带人搬一下,数量有些多。”
“大个,这两箱是你们车间的,都在车子上,你直接拉走就行。”
“还有你们这边的两个炉子,先靠墙放到那边旁边,那个桌子上是登记本你们先做好登记。”
已经干了一段时间了,刘光天对于所有的工作也算是得心应手,处理的也很快速。
“大明白,这是你的东西,你过来帮把手。”
把那边都安排好,他对着等在一边的孙大明喊了一句,招呼着他过来。
“好嘞。”
孙大明应了一声走过来,跟着刘光天走到了库内的架子旁。
“刘光天,你用点劲呀,你以前不是抡大锤的吗?怎么跟软脚虾一样?”
“我用……用着劲……的……”
刘光天感觉到自己身子有些麻麻的,说话都带着点大舌头。
“你是不是没吃饭呀?你这精神头也不行。”
“我……我……”
“唉,刘光天,你怎么了,这是咋了?”
“来人,快点来人,刘光天出事了……”
……
人民饭馆。
“二哥,除了这300块钱,我还能给你两桶奶粉,五张奶粉票,如果你需要米面肉类的话,我也可以不要票,以市价加五成卖给你。”
张旭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出价,他也从佟老爷子那里听说了,这费二爷是刚有了小孙子,但是儿媳妇没奶,家里面又没有奶粉,连糕干粉都吃不起,平时只能是喝点小米粥,这一次,他之所以要出手家里的老玩意儿,也是为了能给自己的小孙子弄点代乳粉,糕干粉,给自己的儿媳妇弄点肉补补。
张旭现在手里面可是不缺奶粉,也不缺奶粉票,自从周莹童怀孕之后,他就下意识的准备一些奶粉,以备不时之需。
这段时间里面,刘二喜可是给他弄了不少的奶粉票,他每次去供销社的时候都会买上几桶,现在空间里面最起码有三四十桶,吃上一年也没有问题,更不用说他还有20多张奶粉票。
“你能给两桶奶粉,还有奶粉票,现成的吗?”
听到张旭的加价,费二爷本来有些低垂的脸一下子精神了起来,奶粉呀,那可是稀罕物件,普通的老百姓手里基本上没什么定量,黑市里面虽然有,但价格也是奇高,没有点关系还真的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