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是伏念熟悉的面孔。
“韩非师弟,好久不见了!”
荀子与前任儒家掌门,即伏念的师傅,并非真正的师兄弟,这一切都始于多年前,荀子辞去楚国兰陵令后,应儒家掌门之邀,来到小圣贤庄。
由于前任儒家掌门年事已高,两人便以师兄弟相称。
若论年岁,伏念与韩非相差无几,然而,自幼便在儒学宗师门下修习,使得伏念成为名副其实的儒门大儒。
“拜见伏念大师兄!”
韩非亦向伏念致意,他们之间并不十分熟稔,但韩非能否达成使命,却与伏念这位当代儒门宗师的态度息息相关,伏念的态度,同样关乎林天的立场。
一番寒暄后,伏念的目光转向了伴随韩非的林天。
韩非的拜帖中,除了表明来者为韩非,更让伏念重视的,是与韩非同行之人。
“这位,应该就是阴阳学派的领袖,林先生吧!”
“伏念,拜见林先生!”
面对林天,伏念恭敬地行了一礼。
身为儒门宗师,伏念自有其骄傲,自然不愿像他人那样称呼林天为“玄天阁下”。
幸运的是,韩非的拜帖中提及了林天的名讳,因此,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称呼林天为“林先生”。
林天听闻伏念之言,平静回应:“伏念宗师,不必多礼。”
礼节过后,伏念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严肃,向林天询问:“不知林先生光临我儒门,有何贵干?”
林天身为阴阳学派领袖,尽管阴阳学派的名声在天下并不如儒门那般显赫,但也算得上是百家争鸣中的佼佼者,更何况,阴阳学派背后有秦国的支持。
阴阳学派的领袖,更是江湖中闻名遐迩的顶尖高手。
这样的人物造访儒门,自然值得伏念慎重对待。
林天平静说道:“伏念宗师此问或许有所偏差,我只是偶然路过儒门,若想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应当询问韩非才是。”
伏念听罢,一时愣住,随即转向韩非。
韩非感受到伏念的目光,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伏念宗师,秦王有诏书欲交付儒门!”
伏念闻言,眉头紧锁。
他是个聪明人,自然听出了韩非话中的深意。
大意是秦王想要对儒门下达诏书。
按常理,秦王身份尊贵,儒门说到底只是百家之一,接受秦王的诏书并无不妥,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儒门的总坛位于齐国境内。
齐国尚未被秦国所灭,秦王向位于齐国的儒门下达诏书,又有何意图?
此举无异于将齐国视作自己的领地。
秦王,真是霸道!
伏念心中涌起诸多感慨,但即便知晓秦王的霸道,他也无能为力。
毕竟秦国的势力已成。
若他不接受这份诏书,则意味着整个儒门将因此而触怒秦王。
尽管齐国目前尚未被秦国所灭,但根据秦国所展现的坚定意志,对齐国的征服只是时间问题。
齐国显然无力抵抗秦国的军事进攻。
因此,齐国及其儒家学派最终被秦国纳入版图,似乎已成定局。
换句话说,儒家学派归顺秦国的统治,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目前若得罪秦国,虽然秦国一时半会儿可能无法对儒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这无疑会埋下隐患,对儒家的长远发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