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4章 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1/2)

两国之间,必有一战。

而在战争爆发之前,如果儒家投降的消息被揭露,儒家将被愤怒的齐国人撕成碎片,成为齐国公敌。

秦王的这份诏书,无疑是将儒家置于火上烤!因此伏念才会陷入两难,感到极度纠结。

荀子自然可以协助伏念做出选择,但经过一番思考后,他还是将这个难题留给了伏念,毕竟伏念才是儒家的领袖,再说,他毕竟年事已高,已经老了。

儒家并非他这个老人的儒家,而是属于年轻人的。

“道理确实是这样,但如果伏念拒绝,林先生是否打算用对付农家的方式来对付儒家?”

农家的事情,在世间传得沸沸扬扬,距离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时间。

无论那件事多么令人难以置信。

但传言称,林天独自一人,摧毁了农家六堂,六堂的堂主无一幸免。

农家的领袖自始至终都没有露面,恐怕,早已遭遇不测。

林天平静地说:“哪里,我是一个讲理的人,当初之所以对农家采取行动,是因为农家不愿意听我讲理,不过我相信,儒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对于你们来说,理应该是讲得通的。”

荀子的眉头紧皱,然后又放松了。

他叹了口气,说:“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阴阳家会为秦国效力了,林先生真是适合秦国。”

“秦国以强大的军力威震天下,而林先生则是以武力震慑诸子百家!”

林天露出一抹微笑,没有明确表态。

虽然林天没有明确表态,但他还是开口了,“在荀子看来,秦国是这样的吗?”

“据我所知,荀子当年曾游历秦国,曾赞扬过秦国,说秦四世有胜,这是必然,非偶然!”

荀子淡淡地说:“你对我的过去记得很清楚,那你知不知道,当时我还说过另一句话?”

“如果用王者的功名来衡量,那么它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荀子活得很久,他曾在各国游历,他游历秦国时,那时秦国的君主还是秦昭王,对于秦国的强大,他是持肯定态度的。

许多人认为,秦国在秦孝公、惠文王、武王以及昭王的领导下,是一种幸运的象征,毕竟连续四代都是明智的君主。

然而,荀子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这并非偶然,而是秦国的制度使然。

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建立了一套制度,这套制度使得秦国很难出现不明智的君主。

但这样的制度既有利也有弊。

荀子在赞扬这一制度的同时,也对秦国重视刑法和官吏管理,而忽视仁义和士人的策略表示不认同,这才有了他的那句评论。

“尽管荀子确实说过那句话,但那时毕竟与现在相隔甚远,如今的秦国已非昔日的秦国,只要齐国一灭,秦国就能建立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统一天下,届时九州将连成一片,六合将同享一风!”

“荀子是否改变了他当初的看法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