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5章 远远超过了人力的极限(2/2)

荀卿起初以为林天在故弄玄虚,但当他真正看到地图,尤其是林天指着地图上的某些地方,讲解得头头是道时,荀卿也不由得愣住了。

“难道,他说的都是真的?”

荀卿开始有些怀疑,心中有些不确定。

世界的广阔让他感到意外。

随后,他也明白了林天为何说九州之外,还有能与秦国相提并论的帝国。

如果按照林天的说法,那么波斯帝国、孔雀王朝,确实可以与秦国相提并论。

“没想到,在中原之外,竟有如此宽广的世界。”听完林天讲述的世界格局后,荀卿感慨地说。

只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位年轻的阴阳家掌教,确实让他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这就是您认为军功制仍有其立足之地的原因吗?若依您之见,九州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确实可以不断向外拓展疆域。”

“先征服百越,再攻打匈奴,待这两者被消灭后,更可以直接向您所说的欧洲大陆进发,但您是否考虑过一个问题,连绵不断的战争,虽然让军功制得以延续,但这又会给天下百姓带来何种重负?”

对于战争来说,后勤是至关重要的支持。

秦朝重视刑罚和治理,对国内民众的日常生活行为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禁止娱乐、按时劳作,按时服役,缴纳税款,正是因为这些严苛法律的限制,秦朝才能在战争时保持后勤的供应,但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已经给秦朝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如果消灭六国后,选择让百姓休养生息也就罢了。

但听眼前林天的言论,似乎是准备让战争继续下去。

荀子似乎已经预见到了秦朝统一天下后,那个民生凋敝的景象。

“如果依靠传统的方法,持续不断的战争,确实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我想强调的是,时代已经不同了!”

林天看着荀子严肃的表情,继续说道:“荀子是否了解近几年秦朝的粮食产量?”荀子摇了摇头。

林天告诉了荀子答案,“与几年前相比,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倍多,而且明年还会继续增加!”

“怎么可能……”荀子非常惊讶。

即使秦朝因为法律严酷,百姓不敢不劳作,但这绝不是粮食产量增加的关键因素。

“郑国渠建成后,关中地区增加了万顷良田,而真正改变这一切的,还是墨家制造的农业机械,机械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人力的极限,一台机械全力运作,足以抵得上几十人全力劳作!”

“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不需要动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能轻易获得以往数倍的收成,到了这个时候,荀子还认为继续征战会给百姓带来负担吗?”

荀子沉默了,过了许久,他再次开口道:“或许,秦朝有办法解决战争的后勤问题,但我仍然不认为,秦朝这种重视刑罚而轻视仁德的制度能够长久。”

“所以,这就需要儒家来改变这一切!”林天说得理所应当。

“荀子既然看到了秦朝的缺陷,那就去改变它吧,墨家为了民生,制造了许多农业机械,现在使得秦朝的粮食产量提高了数倍,那么儒家呢?作为当代另一大学派的儒家又在何处?”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