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力量出现的那一刻,林天就有了一些猜测,这股力量让他想起了儒家的一种绝学,名为“浩然气”,所谓的浩然气,最早见于《孟子》一书,“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尽管在儒家中,荀卿与孟子观点相悖,但这并不妨碍荀卿也能培养出浩然之气。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林天的衣袍微微飘起,无形的力量扩散开来,荀卿攻击而来的浩然之气同时消散。
荀卿眉头紧锁,因为不清楚林天的虚实,所以他先用了一招“孟子”的浩然气,结果,浩然气竟然如此轻易就消散了。
这位阴阳家的当代掌教确实非常强大。
甚至可能比当年的邹衍还要强大。
因此,他也需要展示一些真正的实力。
作为一名儒家学者,荀卿虽然没有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但在年轻时,也曾游历过许多国家,他是赵国人,后来在齐国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去过楚国担任兰陵令,在秦国游历过,最后又回到了齐国治学。
在众多学派中,他无一例外地予以批评,甚至对儒家亦不例外。
然而,那些被他批评的人士和学派,尽管心中不悦,却难以辩驳。
这是因为荀子的学问独树一帜。
除了他自己的学问外,他对儒家其他学派的知识也极为娴熟。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那么他就不会做坏事。”
“君子不会在吃饭的时间里违背仁德,即使在匆忙或困境中也始终坚守仁德。”
“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德,仁德就会到来。”
“智慧的人不会困惑,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恐惧。”
随着荀子再次施展,之前消失的朗朗书声再次响起,在这藏书楼中众多书籍里,仿佛真的蕴含着先贤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存在,使得荀子的攻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达到天人境界后,荀子与天地合一,一念之间就能调动天地之力,这也使得他的每一次攻击都极为强大,同时他也刻意控制着攻击的范围,将其限制在林天周围,以免两人的战斗波及到这藏书楼,即使他能背诵许多书籍,即使毁了也能重新抄写,但若无必要,最好还是不要破坏。
这不仅仅是因为许多书籍都是原稿,更因为抄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
这段时间,荀子一直在藏书楼中抄写,因此他深有体会。
林天似乎也理解了荀子的苦心,也刻意控制着力量的影响范围,两人的力量在无形中交锋,结果都是荀子的攻击被林天轻易化解。
之前,荀子使用的都是儒家先贤的方法,但到了后来,他开始使用自己的技巧。
“星辰随天旋转,日月交替照耀,四季更迭,阴阳变化,风雨广泛施予……”
瞬间,天地间混乱的元气都受到荀子的引导,然后按照某种规律,同时向林天涌去,林天心念一动,众多元气同时消失。
荀子并不气馁,继续施展自己的全部技能。
遗憾的是,无论他施展了什么手段,都无法成功对付林天。
林天就这样静静地站着,任由荀子的攻击袭来,无形的力量笼罩在他周围,各种力量还未靠近他,就直接被化解。
最终,荀子意识到自己无法对付林天。
他主动停止了攻击。
“罢了罢了,我不是你的对手,你赢了!”荀子叹了口气,显得相当豁达。
“怎么,荀子这就不再攻击了?”林天看着停止攻击的荀子,有些惊讶。
荀子瞥了林天一眼,“我毕竟是个老人,而你比我年轻得多,如果我像你这么年轻,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