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待定(1/2)

祁宁来到清蕖苑,拿了篇回雁书斋夫子的新作。</p>

“上次我选的篇目,是你常年翻阅的章节,我翻书时,自然容易翻到那些。这次给你篇新的,你若背不出来,就不要自诩天赋异禀。”</p>

葇兮刚要劝解,清漪却已伸手去接。</p>

“一盏茶。”</p>

不过小半盏茶功夫,清漪便将文章还给了祁宁,“你别看漏了,我背得比较快。”</p>

祁宁嗤道:“我长这么大,还没被人这么鄙视过。”</p>

“朱延年,胡人也,生于唐昭宗乾宁四年。少时避战乱,南下荆楚。保大五年十一月,复至雁州,途遇姝娘。姝娘不知何许人也,其貌绰约,言行异,有疯癫之症,常高歌于市,人欺之,为延年所救。时年,延年年过五旬,性孤僻执拗,少与人言,鳏居多载,担粪为生。次年四月,姝娘诞一女,延年视为己出,名曰鸾娘。又两年,姝娘再得一女,延年喜之,名之曰凤娘。延年躬亲诸事,以逸妻女。鸾娘渐长,状如其母,众人哂之。姝娘携长女出,延年遍寻之,无果。延年终日劳累,命垂危,数月后西归,留凤娘苟于世。凤娘积薪焚燎,火葬其父。呜呼!延年辛劳数十载,纵家贫如洗,庇妻荫子,尤溺凤娘,然凤销其尸骨。岂不令人叹哉!”</p>

没等清漪背完,祁宁翻了个白眼,扬长离去。</p>

晌午饭时,谭氏道:“自科举以来,三百余年,雁家从未有人登仕,这一代,也没什么指望,希望下一代能出个读书人吧。”</p>

笑敏说起祁宁今日造访清渠苑之事,“清漪天赋异禀,才华卓绝,幸好来了雁府,不然可就珠玉蒙尘了。进士考时务策、诗赋、文章,诗文并非雁乙兄的强项,如果考状元兼顾武术、算学,雁府一定是爷孙三状元!”</p>

“一门三状元?除了雁翁和兄长,还有一个状元是谁呀?”清漪问道。</p>

葇兮道:“如果雁乙兄多生几个儿子,那又岂止‘爷孙三状元’?整个楚国的状元都被雁府包了呢!”</p>

谭氏道:“惊寒算是生对时候了,早前,商贾不得考科举,现在政策改了,我生的儿子又不争气。”</p>

葇兮道:“如今战火连天,江山频繁改姓,出仕并非长久之道,依我看,从商反而更好。等将来天下大定,雁府蓄势而发,定会人才辈出!”</p>

谭氏听得此言,虽有奉承之意,然而却不无道理。笑敏接过话茬道:“葇兮说得对,昨日那位郎中,年少时是个才俊,年不及三十,便官拜丞相,后来众驹争槽,他站错了队,从此便被贬谪,得了个郎中的虚职。”</p>

饭后,清漪起身回清蕖苑。</p>

葇兮道:“今日我便不去了。”</p>

清漪听惯了葇兮讲故事,觉得甚是有趣,“你有何事?我独自一人,亦是无趣。”</p>

葇兮小声道:“我阿娘写信来,说收成不好,家中食不果腹,我的月钱和巧樨一样,才五百,又少不了打点,我得做点针线补贴家用。”</p>

“我刚得了一千两,可以借给你用。”</p>

葇兮支支吾吾道:“我,怕是……暂时还不起。”</p>

“无妨,我又不急着催你还钱。”</p>

“不了,我怕将来也还不起。”</p>

“那好,等你得空了,我再来找你。”</p>

葇兮心中埋怨,如今自己穷成这般,清漪竟也不动恻隐之心,于是忿忿回了芍药居。</p>

雁府为答谢何郎中,留其在雅园多住几日。当年,武穆王途径雁州,便是住在此园内。这几日,葇兮频繁出入雅园,与郎中一聊便是半日。其他几个姊妹见了,纷有微言,“虽说现下民风开化,然孤男寡女共处一屋,终究不妥,也不怕人笑话!”</p>

“毕竟奉姨娘废了,她亲娘又不在身边管教,没人教她这些礼义廉耻。”</p>

“你们说,她会不会勾引何郎中?何郎中会不会看上她?”</p>

“不会。一来,郎中的女儿都比她大,又是个正人君子;二来,她的姿色实属稀松平常,郎中要纳妾,何需舍近求远。”</p>

“依我看也未必,郎中是何等人物,当年娥皇女英之举在坊间传为美谈。这要是一般人娶了一家姊妹,不分大小一房二妻,还不得被唾沫星子淹死。就算她纳了葇兮为妾,以他的名声,人们只会说这是千古良缘。”</p>

“那你还不赶紧去巴结葇兮!那可是丞相夫人。”</p>

雅园的凉亭内,何樰正与葇兮侃侃而谈。浯溪书院的陶夫子颇晓农耕,因此他二人也擅长此术,葇兮从江奉宣那里学到不少,长大后,又见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事物,正愁无人请教,此番何郎中前来,葇兮少不得要与他谈论一二。</p>

“郎中,为何祁州的香米只能在当地种植?便是移到十里之外也不成?一城之内,气候又能差到哪里去!”</p>

“这个问题难倒我了。或许是水土之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栽一方稻米。就像葇娘你,皓肤盈露,一看便知是我们楚地女子。”</p>

“说起皓肤盈露,当属清漪。”</p>

此话一出,葇兮见何郎中的脸色果然有变。</p>

“她可真是个奇人。”</p>

“三年前,浯溪渡口,她父亲想卖了她,她设计逃脱,与我一道来了雁州。”</p>

何郎中把玩着石桌上的黑白棋子,微微一笑,“竟有此事?”</p>

“郎中亦是祁州人氏,见多识广,可知哪户人家丢了女儿?”</p>

“我自当留意。葇兮可会下棋?”</p>

葇兮不想扫了何樰的兴致,“我不擅棋艺,不过清漪倒有两下子,不如郎中指点下清漪,我也好观摩一二?”</p>

片刻之后,巧樨便请来了清漪。</p>

何樰问道:“清漪可有兴致陪我下一局?”</p>

清漪莞尔笑道:“郎中雅兴,清漪自当相陪。”</p>

数个回合后,何樰道:“小小年纪,一招一式尽显高人风范,不知师从何人?”</p>

清漪道:“郎中过奖了,我不曾拜师。”</p>

“无师自通,那就更厉害了。”</p>

“那倒不是,我只是不记得何时学过,料想是离家之前学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